足迹
贞观憨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我什么都不知道(第8页)

    "很简单啊,就是让天下有更多的人读书啊,这个不需要我说吧"韦浩坐在马上,不解的看着李世民问道。

    "你说的简单,如何教育没书啊!"李世民叹气的说着。

    "书楼就是最大的书库,陛下,你可以在书楼外面多建设房子,空着,留着备用,交给那些想要读书的人用。

    学堂不是招募300人吗但是,还是可以让学生旁听的,而且,嘿嘿,如果需要考较学问,那些旁听的学生也可以一起探讨。

    同时,要做到,纸张随便用,笔墨随便用,只要他们家里能够支持他们一直这样旁听就行,到时候,也能够从那些旁听的学生当中,选出优秀的学生。

    另外,科举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参加,只要拿到了先生们的推荐信就好!"韦浩笑着开口说道。

    唐初的科举和后世可不一样,后世是从下面一级一级往上面考,而唐初的科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朝堂办的那些学馆直接参加尚书省选拨考试,另外一个就是不是学馆的学生,参加他们洲的考试,通过后,送到了尚书省来考试。

    而且,那些考试的人,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而且唐朝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就是一年一次,一般是春天举行,也叫做春闱,另外一种就是制科,制科就是皇帝下令临时开考的。

    "嗯,这样行吗"李世民听到了,坐在马上考虑了起来。

    "当然行,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人才,我们就要!"韦浩肯定的说着。

    "不拘一格降人才,好,好,这句话好,行,不过浩儿啊,父皇发现,让你管理学堂的事情,是对的,你小子,懂!"李世民听到韦浩这么说,非常高兴的说道。

    "我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瞎弄!"韦浩马上摆手说道。

    "你小子就是懒,你说人怎么可以这么懒呢,不像话!"李世民盯着韦浩说道。

    韦浩没说话,不想说话,自己懒碍着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