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总算知道为什么不送钟了(第2页)
所以看了这些报纸,就能知道朝廷的动向。
“送钟就是送终,所以可不能用钟来送礼!”
韦芒刚刚翻开《长安日报》,一条醒目的头条就吸引了他的眼球。
平日里,他都会先看一眼朝政的消息,但今天,他却被这条新闻给吸引住了。
“长安城里多了一件很贵的东西,叫钟,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多了一种礼物。今天我要提醒大家一句,万一触犯了这个禁忌,那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韦芒一目十行的看完了这篇报道。
这样的文章,摆明了就是给燕王府添堵啊,估计也只有《长安日报》有这个胆子了。
“我现在身L很好,和两个女人上床都没问题,还怕什么送钟?”
韦芒看完之后,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没人送自已钟。
看来是有人怕触碰到了他的禁忌。
可他又不是怕这个。
“唉,看来我只能自已买个钟了。”
韦芒又是一声叹息,感觉自已又要大出血了。
这就有些麻烦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
这一个月来,朗晴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李想怕他突然猝死,强行让他休息了三天。
欲速则不达。
无奈之下,李想只能下令让朗晴休息。
趁着这段时间,他便直接回了永和坊的家。
朗晴是李想树立的榜样,许敬宗特意安排了一辆马车,上面摆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足够郎家过上一个丰盛的元宵节。
“朗阴,听说明德门的那口大钟,就是那个叫朗晴的家伙发明的。”
“难道是通名通姓?那朗晴据说赏赐万贯,如今在观狮山书院也是颇有名气。”
“是啊,如果我有一万贯,不,就算是一千贯,我也不会再住在永和坊了。”
“我听说,他家朗晴,自从被送到观狮山书院读书后,便很少回家,现在更是一年都没回来过,难不成,他是被人包养了?”
“朗阴,我听街边卖肉的说,他家里除了年前买了半斤瘦肉,就没再去买过肉,可真够节俭的。”
元宵节的时侯,所有的作坊都关门了。
虽然现在才十点多钟,但是永和坊里的街坊邻居们,却都在闲聊着。
朗阴本来就是个不起眼的人,所以也没人会拿他当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