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大唐,在古代赚赚钱享受人生李想云香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7章李泰:看来这个李想对皇位也是一个威胁(第3页)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冬天吃青菜是有好处的,种子的改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可以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专门设立了一个农学奖,用来鼓励大家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一刻,没有人有异议。

而这个奖项,也是四个奖项中,争议最大的一个。

虽然大家都看不起农民,但不可否认,农业很重要。

一千年前如此,一千年后也如此。

“在观狮山书院的各个学院中,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不辞辛苦,跑到各个地方,指导开拓者们种植作物,寻找提高作物产量的办法。”

“大家都知道,去年江南道、山南道的新型南洋水稻,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照这样下去,早稻肯定会大丰收。”

“在丰收的时侯,很多人都不知道,山南道襄阳县的一片田地里,水稻的产量是周围地区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肥沃的还是贫瘠的土地,照顾的好,照顾的不好,都会影响到产量,少了两成,少了一半,都不奇怪。”

李想顿了顿,看了看众人的反应。

其实,他说的是事实,但也正是这些事实,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所有人都明白,李想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没错。不过,襄阳县这边的水稻增产,并不是说土地肥沃之类的,那又是什么呢?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肥料!”

李想的话一说完,全场一片哗然。

或许有人从《大唐日报》、《科学》等期刊上看到过“肥料”这个词,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

想要让作物增产,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什么是肥料?简单地说,就是某种能使作物生长得更好的东西。人们习惯于讨论这片土地是不是肥沃的,那么,什么是肥沃的呢?也就是说,这片土地上适合作物生长的养分,是不是足够多。由此可见,作物的生长,必须要吸收某种特殊的物质。这些肥料,都是专门用来补充作物的。”

化肥的使用刚刚开了个头,要使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让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观狮山书院学生姚盛,专攻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襄阳找到一处磷块矿,已基本确定磷块制磷肥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襄阳县的高产稻田,就是用磷肥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