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反派疯狂迷恋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第7页)

  一致通过方案后,大家对整个行动所有涉及到的细节进行讨论。例如神秘知情人不能以面对面的形式出现,比起老土的匿名信,用短信、电话等现代方式联系杨永名比较稳妥;又例如,要用怎样的话术对付杨永名,是否应该尝试套话?或者如何避免暴露己方信息。

  这一讨论就是两天,讨论组聊天信息动辄99+。

  两天过后,进入计划必要的第二阶段:模拟。

  本以为事前准备得足够充分,但真的模拟起来,不知怎的,好像并没有想象得好。

  “问题在于缺少说服力。”

  学姐一语道破关键。

  他们不了解事情经过,没有确切证据,手里能用的信息仅有‘香临死前可能见过杨’这一点。而他们的对手为人谨慎,做事滴水不漏。或许还是个心态极好的杀人犯,才能面不改色地编造谎言,并为自己的女儿取名陈妙香的妙字,作为小名。

  这般老奸巨猾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感到心虚,继而送上门来?

  “必须让他认为我们真的知情,认为我们有能力揭露真相。”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威胁。

  可具体该怎么做?

  全社团陷入沉思,姜意眠整理思绪。

  初次见面,她对杨最深的印象是,他在意个人形象,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因此一直强调‘教育是初心’这类的漂亮话,注重保养以及打扮得体。另外,他跟前台的关系,与其说老板和员工,其实更类似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说明他十分享受老师这个身份

  一听说学生投稿,就答应接受采访,也能验证以上两点……

  一个想法不禁油然而生:“要是能有一个活动,把杨当初的同事、学生,甚至真正的记者聚集到一起。我们放话将在这个场合将埋藏多年的真相公之于众……够不够让他忌惮?”

  “说的不就是校庆么?!”

  社长原地复活,想到应对的法子,却死咬着牙不肯透露。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来吧,关门关窗保持安静,打电话!”

  见他一脸胸有成竹,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

  两分钟后,按照计划,她们发出第一条短信:「最近应该有人来‘采访’你了吧,杨老师?」

  对面迟迟没有反应。

  可能没看到,可能不以为然。

  第二条:「她们问当年的事了吗?你怎么说的?」

  没反应。

  直到第三条短信发送:「为什么不告诉他们,陈妙香死的时候,你就在她的身边呢?亲爱的杨老师。」

  一秒收到回复:「你是谁?」

  上钩了!

  社长连忙拽树懒,无声道:“起来打电话!快点,给我打!!!!”

  谁让他上回见面光顾着睡,变成全社团唯一没有当杨面出过声的人?

  被迫承担任务的树懒揉了揉脸,艰难地醒过来,接过手机,打开扩声。

  “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