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悬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第5页)

  于是,整个长假梁京京都成了朋友之间的笑柄,当天在场的不在场的都来问她谁是乡巴佬,还把那晚的照片、视频发给她看。

  梁京京懊悔得不行,但那场借酒发疯却让她心里舒坦了很多,长假结束后再回到学校,她整个人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就在梁京京闲来无事,想着要好好上班的时候,金秋十月,校园网上出了一份文件。

  区教育局要派一支教师队伍去云南的对口学校援建。

  梁京京从不关心学校内务,起初她连这个事都不知道,等她知道的时候,学校已经上报了她的名字。

  随即,这个事在实验初中的教师队伍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不少老师有意见,甚至有人直接找一把手罗校表达不满。

  都说到偏远地区支教辛苦,是做贡献,但大家很清楚,通常这样的机会只会给有资历的老教师,往俗了说,支教经历对以后的工作迁升是大有裨益的。即便要给年轻教师,怎么也轮不到刚刚转正、师风存在一定问题的梁京京。

  大家不服。

  然而领导层似乎内定了梁京京般,坚持把这个机会给了她。

  人员确定后教育局搞了个小型欢送仪式,一支8人的支教队伍就这么出发了,其实,梁京京是最年轻的。

  直到跟着队伍登上飞机梁京京还处于发懵状态。望着窗外的蓝天白天,她耳边回荡的是临走时倪校说的话。

  “去看看,年轻人多看一点多学一点总归是好的,实在不行就当是公费旅游,好好玩一趟。”

  公费旅游好好玩?

  梁京京拉下舷窗,戴上眼罩。

  

  ☆、26

  支教小分队前往的目的地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炎龙乡下的三所乡村小学。

  八个人分为三组,

梁京京和另外一男一女两个相对年轻的被分在交通最不便的一处,

也是意义最特殊的一处。

  给支教队开动员会的领导强调,这所学校是他们多年来的结对援建单位。那边常年驻扎着一支空军部队,

学校是由部队出资建设的“军娃”学校。作为结对单位、全国拥军示范区,区里每年都会派老师去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援建,让那些驻扎在大山深处的官兵孩子也能享有大城市的优质教育。

  所以,

这学校是此次支教任务的重点,

其他两个点是配角。

  三个老师六个月就号称给人家带去优质教育……梁京京一面觉得这些说辞冠冕堂皇得好笑,一面又不禁对“云南”“空军”这两个关键词产生联想。

  现在她连支个教都能跟空军扯上关系。

  支教的八个人很快就建了微信群,被分到不同地点的又各自组建小群。出发前两天,

和梁京京同组的男教师传来了一些学校照片。

  那是一所坐落在大山里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