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吉祥如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第3页)

  鹅姐忙道:“你也太谦虚了,九指的威名,东西两府谁人不知?我们要是遇到麻烦,报出你九指的姓名,谁还敢不给面子,东府两府的家奴,来寿家的谁没怼过?就对你一直客客气气的。”

  听到这里,吉祥和如意飞快交换了一个眼神:来寿家的!她一定知道九指秋胡戏的身世!

  哎呀,以前我们都没注意过这个。来寿家的,真是深藏不露啊,真是个老狐狸精!

  武安侯郑家,虽然没落了,到底是世袭罔替的侯爵,靖难功臣,一直屹立不倒呢,张家要给面子的。

  以鹅姐的身份,当然不知道九指威名背后其实是身世坎坷郑姑娘。

  不过,九指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别人的误解,说道:“那挺好的,我遇到麻烦,报鹅姐的大名;鹅姐遇到麻烦,报我的姓名。孩子们若是遇到麻烦,提我们两人的名字都有用……”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看着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如意必须要回颐园了。

  如意娘早就把麻花、花馍馍包进油纸里,分装了三个包袱,说道:“这是你的,这是胭脂的,这是花椒的,你给她们两个捎进去。”

  九指懊恼的拍了拍脑袋,“不晓得如意今天要回来,早知我就去给胭脂买些糖了。”

  如意忙说道:“如今胭脂在梅园大小姐房里当差了,大小姐每天都把她的点心份例给丫鬟们吃,胭脂说吃了两天,脸都吃圆了呢,她不缺好吃的。”

  “还有,我听蝉妈妈说,等过完年了,不忙的时候,会给丫鬟婆子们排班,轮流放假,回家住几天,算着日子,也就是再等个二十来天,你们父女就可以团圆了。”

  “真的!”九指高兴的站起来,“我得抓点紧,把她的小房间墙壁粉一粉,窗户也刷上新油漆,窗户纸也该换了,被子床褥,全换上新棉花……”

  杨数把腰间的川金扇取下来,向吉祥讨笔墨,在扇子上写道:“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这是宋代一首歌颂花椒的诗,杨数写罢,将扇子装进扇袋,递给如意,“劳烦你将此物给花椒妹妹,没机会面辞,送她一把扇子,希望她像花椒一样,名如其人,笑口常开,少想烦心事。”

  花椒可不都是开着口的么,里头有一颗颗红色的小种子,寓意笑口常开。

  如意接过扇子,依然是吉祥赶着马车,把如意送回颐园,大人们都站在门口挥手告别,直到马车消失在巷子口才回去继续聊天。

  就在马车往颐园东门赶的时候,承恩阁,蝉妈妈躺在卧房的炕上,门窗紧闭,就连底下的门缝,也都用浸泡过水的手巾堵死了。

  卧房原本燃烧着两个火盆,因门窗紧闭,门缝都封住了,没有新鲜的空气进来,火盆里的火苗越来越弱,最后都熄灭了,只剩下红色的木炭,一闪一闪的发着光。

  随着火苗减弱,炕上的蝉妈妈越发觉得无力,她闭上眼睛:这一刻终于要来了!

  今天一整天,蝉妈妈都没有精神,像一具行尸走肉般,木然的打扫五层承恩阁,木然的去大厨房吃饭。

  她把木蝉放在怀里,用体温去暖它,好像这样,木蝉就能活起来,重新发出聒噪的声音。

  她满脑子都是年轻时的父母、和童年时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

  那个时候有多么美好,现实就有多么冰冷残酷。

  到了傍晚,该去大厨房吃晚饭了,但是蝉妈妈一点食欲都没有,甚至,她连生的欲望都没有了!

  蝉妈妈想着,父母死前的遗言,是他们夫妻到了阴曹地府,不会转世投胎的,就在下面保佑婵儿逢凶化吉,吉祥如意,安乐无忧。

  父母还在阴司等我呢!

  这个念头一起,蝉妈妈就心生死志,心想,我还活着做什么?最后一点念想已经满足了,我已经知道了父母的下落,我还知道他们一直都是爱我的,这就足够了。

  我活够了呀!

  爹,娘,我这就去阴司找你们,我们一家子终于可以团圆了!

  蝉妈妈于是点燃了两个炭盆,关闭门窗,把手巾打湿了,堵住门缝,然后把木蝉放在怀里,静静的躺在床上,等待与父母团圆。

  恍惚中,蝉妈妈听到“知了”、“知了”的蝉叫声,她寻声而去,从老妇,变成妇女、少女、越变越小,成为四五岁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