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页)
“方师傅过赞了。”席风谦逊道:“方师傅的一手螳螂拳变化多端,席风同样大开眼界。”
“还要练习,不及席师傅。”
【两位师傅,这是传说中的商业互吹嘛?】
【比武但不伤性命,点到为止的大家风范也不错哦。】
席风亲自将方师傅送出武馆,武馆大门重新关闭,一群武馆学徒围拢上前,簇拥着:“师傅,师傅,孰胜孰负?”
“还用说,肯定是师傅又胜了,咱师傅可是打遍贡州无敌手。”
“以方师傅的性子,要是赢过了师傅,还不等出门呢,估计早就炫耀开了,也就咱师傅低调,脾气好,才让这些馆主一个个隔三差五上门切磋,哼,想要靠着打赢师傅名满贡州,还早得很呢。”
席风抬手微微下压,见到师傅动作,学徒们纷纷安静下来,席风这才开口:“习武之人,当以修身养性为本,勿将胜负之心过于挂怀。”
“尤其是我等习练太极之人,阴阳调和中庸之道。”
“若太过执着于胜负本身,便已经是着相了。”
徒弟们对视一眼,纷纷收起了脸上的玩笑,肃容抱拳称:“是,师父,徒儿受教。”
见徒弟们都听进去了,席风的面色也跟着缓和下来,他同样是从徒弟们的年岁走过,自然也知年轻人们的心思,人不轻狂枉少年,他也没有非要强行改变徒弟们的想法,笑着道:
“当然,我门弟子不主动与他人结仇,可若要是有人欺上门来,也无需委曲求全,恃强凌弱者,逐出师门,但若是路遇不平,亦可仗义出手。”
顿了顿,席风又笑着道:“下午好好站桩,晚上福叔炖拿手的大骨汤。”
一听有大骨汤喝,一众弟子们眼睛都冒出了绿光,“吸溜吸溜”不自觉地做出吞咽的动作。
之后剧情才正式拉开。
贡州民风淳朴,作为南边的武术之乡,出过不止一位武道宗师,武风鼎盛,各大小武馆坐落,并且容纳各家所长,海纳百川。
如方师傅所开设武馆传授的螳螂拳,以及其他武馆传授的洪拳,刘家拳等。
席风所在的精武馆也是其一。
虽然对比起其他几家武馆,精武馆的规模也不大,门内弟子大部分都是老馆主收养的弃婴,席馆主又很是年轻,平日里席风也低调行事,但他在贡州的名气却是最大的。
无他,若论贡州哪位师傅的功夫最好,随便问个老百姓就行。
街头卖糖人的老大爷转身朝着精武馆所在的方向竖起大拇指:“本地的、外地的经常有人上门挑战,还没听说过谁能从席馆主手下讨着好,而且馆主不仅功夫好,他们武馆上下还最是仁义。”
隔壁长街上一位老奶奶推着小推车,车上堆放着过冬的用品,附近的街坊邻居都知道老奶奶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即便上了年纪,一些活儿还是要自己干,老奶奶站在路边抬手捶着背歇脚,对来往的路人不时露出歉意的微笑。
这时转角一群穿着精武武服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十几岁的少年看到老太太眉头一皱,走上前来。
气势汹汹看着来者不善,结果靠近老奶奶跟前,少年们弯下腰一把提起了推车,无奈地道:“梁奶奶,之前是不是跟您说过,买菜的时候去武馆提前说个话,我们帮你运回来,结果倒好,您又自己偷偷出来。”
“老人家这要是闪着了腰可怎么办哦。”
梁奶奶不好意思地笑道:“这不是看你们练武累得很,老婆子还有些力气,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这算什么麻烦,连热身都算不上,走,我送您回家。”
这些年来在精武馆的带动下,贡州的风气也跟着越来越好,即便是武馆之间,年轻人也很少如某些地方那般作威作福。
只不过,小小的贡州虽然安定,向武之心依旧浓重,贡州之外,随着国门的开放,外来文化的涌入,传武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在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出面带领下,为了迎接新的挑战,还创建了一个武道协会,为了弘扬传武,还出了一个册子收录各地武馆排名,吸引更多学徒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