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页)
就在这时,席风突然身形一闪,坐在台下的其他武馆学员们看到席风已经出现在董鸿飞的身侧,一记“指当捶”直击其要害。
董鸿飞用双臂硬生生地挡住了这一击,然而,席风的招式虽被挡住,但余劲未消,董鸿飞不由得后退一步。
席风见状,抓住机会,身形如龙游蛇走般再次贴近董鸿飞,“单鞭”如长鞭破空而出,董鸿飞摆出基础闭肘式,他虽然壮硕动作却十分灵敏,迅速变换身形,两脚向后跳滑步,同时左臂直臂向体内裹闭,卸开来拳,右掌护于胸前,以便在防守的同时寻找反击的机会。
席风这一击虽然未能击中董鸿飞,也让董鸿飞更加明白席风的难对付。
“哈哈哈,过瘾,再来!”
而八极门也不止有拳法。
路过身旁兵器架,董鸿飞抬手在上面重重一拍,一柄长剑出鞘被他握在掌中。
“我八极九宫纯阳剑法,席师傅可招架得住?”
席风同样飞跃而起,抬脚在兵器架上狠狠一踹,借力飞开之际手中同样多了一柄长剑。
如果说,董鸿飞手中的纯阳长剑如同炽热金光,蕴含烈日之威;那席风手中太极剑,便宛如秋水长天,蕴含阴阳相生相克之理。
董鸿飞身形暴起,如同龙腾九天,剑光霍霍,每一剑都蕴含着开山裂石之力,剑势刚猛无匹,他脚踏九宫步法,身形忽左忽右,剑尖所过之处,纯阳剑气如烈焰般汹涌,空气仿佛都被点燃。
席风则人如其名,身形轻盈,游龙戏水,动如风,太极剑法施展开来,剑尖时而画圆,时而化直,每一式都蕴含着阴阳至理,面对纯阳剑法的猛烈攻势,他非但不退,反而迎难而上,剑尖轻挑一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只见他在剑光交织中悠然自得,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里地方不够大,施展不开,校场外走着。”
董鸿飞率先破窗而出,单脚踩在了弟子们平日里站桩练习的梅花桩上,手中长剑利落地玩了个剑花,紧随其后,席风也持剑稳稳立于另一边的梅花桩上。
接下来,两人于梅花桩上你来我往,比的不仅是手上功夫,也是脚上功夫。
两人脚下踩的是梅花桩,然而他们的动作却像是如履平地,在那一根根的木桩上穿梭自如,所过之处留下的木桩都微微震颤,足以见得两人脚上的力度。
忽然董鸿飞猛烈如火的一剑刺来,席风脚尖点在梅花桩上,整个人向后仰倒,就在弟子们以为他要落下的时候,他却以一个违反万有引力定律的姿势,整个人笔直地以45度角倾斜的方向,以脚尖与梅花桩接触的触点为锚,维持住了悬在空中的身体平衡,径直向后飞掠,落在另一个梅花桩上,重新站稳。
随着两人不断起身靠近,校场中传来不断碰撞的金戈之声。
除了身法和剑法外,两人还在梅花桩上进行了拳法,掌法,棍法等的比拼。
太极单刀,太极十三刀对八极六合刀、提龙刀、提柳刀。
太极穿掌撩掌螺旋掤掌对八极切掌、劈掌,三种六掌。
三十六式太极对八极盘龙短棍……
其他武馆馆主和学员们闻讯而来,也有幸见识了这一番高手对决。
两位师傅的精彩比拼与信手拈来的武术技法,不仅让一众星际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武术功底,样样通样样精绝非一朝一夕能练就而成。
就像是最后董师傅从梅花桩上跌落,象征着这场比斗结束时说的那句话一样:“我董鸿飞三岁习武,至今三十余载,本以为自己天资卓绝,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董某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这一段梅花桩上,脚不沾地的剧情也成了《功夫》中,几个经典打斗名场面之一,哪怕是其后数年,依旧被拍摄传武动作类的影片争相借鉴。
比武结束,董鸿飞之前骄纵,如今输了倒也光明磊落,也让其他几位师傅们对他刮目相看。
以武会友,八极门和精武门双方最后也算是握手言和。
当然,只是即便是输了,却也没有浇灭董鸿飞的意志。
离开前他再次找上了席风,硬朗的大汉此刻笑得有些促狭:“此前和席师傅一战,鸿飞虽输却也颇有所悟,待鸿飞将这些感悟消化,实力必能更胜一筹,届时再来向席师傅讨教。”
难得遇上对手,两人又都是同龄人,席风也跟着勾了下唇角,语气中燃起了纯粹的武道战意:“那席某便再次恭候董师傅出关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