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替嫁以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2页)

  小福子很不好意思,收礼也有收礼的道义,他把方寒霄领皇帝气头上去显然是失了手,路上连连跟他道歉。

  方寒霄却一点没流露出受气的模样,含着笑还以目光安慰他,小福子更惭愧了,心里想这位大公子人可真好啊。

  人很好的大公子快行到了宫外时,遇到了一个人。

  他的脚步顿住了。

  那个人毫不停留,与他擦肩而过,很快往里走了。

  小福子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咦了一声:“这不是隆昌侯吗?呦,不知他几时回的京,真是经不住念叨。”

  才提过,就出现了。

  方寒霄皱起了眉。

  隆昌侯居然回了京。

  那事情倒有些难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的,没错,方大就是想总兵官这个位置由隆昌侯坐着,不给方伯爷,原因后叙。

第27章

  这个时候,莹月也感觉很难办。

  今天是她的回门日,但方寒霄说有事不回,她也就不回,继续呆在新房里重新造册她的嫁妆。

  不想她不去,徐家有人能来,指名道姓地找上了她。

  徐大老爷的名号里既然有个“大”字,他当然是有兄弟的,徐二老爷跟徐大老爷一般的读书不成,却比他能惹事,当年徐老尚书主政刑部后,徐二老爷一下子抖了起来,要借着父亲大司寇的威风给自己找点进项,看中了京里好路段的一间好铺子,上门威胁人家低价卖给他,不想能在这种地段立下脚的也不是无名之辈,人家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回去跟靠山把状一告,靠山想了想,觉得徐老尚书似乎不是这样为人,就暂且没怎么样,找了个中间人,把这事跟徐老尚书透了透风。

  徐老尚书差点气死过去,儿子读书上废物还罢了,人品还有这么大问题!一气之下,徐老尚书直接把徐二老爷撵回了扬州老家去,跟宗族说好了,把他圈那老实呆着,再不许到处惹事。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徐二老爷再没机会来到京城一步。

  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的莹月很懵:那找她爹徐大老爷去呀,为什么能找到她头上来?

  她跟这对叔婶阔别多年,连他们的长相都记不清了,真的非常非常不熟。

  徐二太太今年快四十岁,一路舟车劳顿地赶上京来,她的脸色很有些憔悴,嗓子也有点嘶哑,她哑着嗓子给出了解释,原来是去了的,但等半天没等到徐大老爷,不知他哪里玩去了,而徐大太太根本没把他们的来意听完,一听说来求助的,说一声有事就出去了,再没回来待客的屋子。

  他们是自己在徐家里打听,打听到了莹月这一出,才来了。

  莹月更懵了,她很老实地慢慢地道:“二叔,二婶,窝什么也不懂的。贵人一个都没见过。”

  她对徐二老爷最大也是最后的印象就是他干那桩事惹怒了徐老尚书,所以她觉得,这个二叔好像不是个好人,她不想跟他打交道。

  徐二老爷干咳了一声:“怎么没见过?这府里的不全是贵人?三丫头,只要你肯给叔叔伸手搭个桥,这事就算成了。”

  莹月继续很老实地道:“不行,他们都不喜欢我。”

  但就剩这条路了,还是一条很可能成功的路,那管莹月怎么样,他们都得试试。

  就半叙事半诉苦地说起来,原来当年徐老尚书把他撵回老家后,每年是有往老家捎钱供他花销的,扬州本身也是繁华地,徐二老爷好地方住着,白来的钱花着,又有宗族受老父之命看管着他,他便也安分了不少时候。

  但白给钱这种事呢,只有亲爹才乐意,徐老尚书一去,徐家到了徐大老爷手里,那就不一样了,徐二老爷一分钱没往公中交过,每年干拨钱给他花销,花一个少一个,凭什么啊?

  徐大太太管着账,干脆利落地就把二房的这笔银钱全断了,徐二老爷靠着徐老尚书临去前最后分的一笔家产撑了几年,撑不住了,自己要开始找进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