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替嫁以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第2页)

  方寒霄无语地拿笔解释了一下,说只是耍着他玩,薛嘉言看了,又积极地要求加入,方寒霄敷衍他,说他现在有了差事,当以差事为重,不要在外面胡闹了,写过一整张纸,薛嘉言方很遗憾地放弃了。

  然后他很感慨地道:“方爷,你别说,就往那站半天也挺不容易的,我才去那个月天天回来腰板都是僵的,直到现在才慢慢适应了。”

  又积极跟他分享新鲜话头:“昨儿小朝会,正好轮到我被换班到文华殿那边去了,你猜我听到了什么?”

  小朝会一般地方选的不甚大,殿里的声音,站在门外的侍卫们也可以听到一些。

  方寒霄挑眉:嗯?

  薛嘉言眼神发亮地道:“蜀王,出新招了,他第三个儿子今年到了娶妻的年纪,这些藩王子孙们的婚娶本来不都是他们自己选了,然后上书朝廷,经宗人府和礼部核过,确认人选符合祖宗家法,就给予准许的吗?”

  方寒霄点头。

  其实按照开朝时的律法,所有藩王宗室的婚娶一概是朝廷包办,由礼部择期开选官、民女子,按需配给。

  但随着时间推移,宗室繁衍越来越多,朝廷开选秀太频易伤民力,不开呢,有的倒霉蛋宗室能拖到三十等不到个媳妇,所以律法还是那个律法,实际操作上退了一步,由各藩自择婚配,所选人家报与朝廷,请准之后就可以成婚了。

  这与诸藩自己也是件好事,本来挑都没得挑,朝廷给谁就是谁,现在好歹能在有限的范围里进行一个拣选了。

  但蜀王的操作不一样,他主动上书,求朝廷给他儿子配一个。

  所以名头听着唬人,实际完全在权力中心之外。

  这个不用他解释,从他说第一句起,方寒霄就了悟了:蜀王看似求媳,实是表忠心。

  假如皇帝择定了他的三子,他这等于是把册定太子妃的权力都让渡出来了,皇帝给啥就是啥,他都接着认了,一切以皇帝的意思为准。

  能不能打动皇帝不知道,但总之,能往自己这一方上多加一块筹码也是好的。

  方寒霄写:你大伯出的主意?

  薛嘉言震惊得一拍他肩膀:“方爷,行啊你!这也知道!”

  方寒霄:本来不知道,你来找我,我就知道了。

  这件事必然是跟薛嘉言本身有点关系的,不然他当值好几个月了,听到的杂七杂八的信一定不少,为什么别的不来找他说,偏这件事来呢。

  薛嘉言定定神:“说实话,我也不确定。不过,你记得吧,就两个多月前,我娘请你到我家玩,赶巧碰见我老家来人了,那老家人回去以后,过了这么段时间,蜀王搞出这个事来,你算算,这时间是不是刚好是个来回?反正,我是觉得我大伯有点脱不开干系。”

  建成侯薛鸿兴本来就是站队蜀王的,薛嘉言有这个怀疑不是完全没道理。

  他有点发愁地接着道:“方爷,不瞒你说,我怕我大伯跟蜀王那边牵扯太深了,将来出个什么事,连累到我们家。虽说我们两房是分过家了,不过朝廷要抄家砍起头来,谁管你分家不分家的。”

  方寒霄随意写道:怕什么,要出事也是潞王也是先出事。

  薛嘉言茫然道:“为什么?”

  方寒霄:树大招风。

  “哦哦,”薛嘉言明白过来,“你这么一说,是的,潞王在朝里的呼声真的高,逮谁咬谁的言官都帮他说话,真他娘的神了。”

  方寒霄很泰然:财能通神,有什么神的。

  “你别说,这些人没白费功夫,我看皇上那口风,好像真的有点松了。”

  方寒霄微微皱眉,写:当真?

  方家如今老病的老病,赋闲的赋闲,无人在朝中任职,他要知道第一手消息,想针对性调整自己的对策,有时候还真的不一定能那么及时。

  方寒霄写:是一概都不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