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替嫁以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2页)

  “大夫。”

  **

  皇帝重病,整个太医院已经被召进去会诊,但从朱袍大臣已经去请延平郡王看,情况一定仍然不乐观,这种时候,皇帝当然会很需要一个神医。

  这个“神医”也不是自称就可以的,能在生死关头去给皇帝看病的人,当然需要可靠的认证。

  方寒霄不行,韩王那堆属臣也不行。

  于星诚,现任都察院副都御使,正三品朝廷大员,当这个引荐人就很够格了。

  没有选择的时候,只能糊涂认下延平郡王,可如果有别的选择,那他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能忍受封弑君嫌疑的人为主。

第136章

  于星诚带着剃去了大半胡子的韩王及方寒霄,进入了奉天门。

  草莽之中,每多奇士,虽则韩王化名的这个“神医”没什么人听过他的名号,但有三品高官与伯府前世子共同担保,内阁病急乱投医,短暂商量之后,就决定让“神医”进来试试。

  韩王虽然乔装,但这一进来,仍是如入虎穴,真到临出门前,属臣们又有犹豫,韩王很是鄙视他们,道:“就你们这瞻前顾后的劲儿,还想成大事?行了,都闪开,本王非去不可,我可没什么对不住二哥的,他害了我的融哥儿,他要真不行了,临死之前,也得给我个交待!”

  “那又怎么了?我知道他派人害了我的孩儿,我还不能来问问他?他就是做了皇帝,也不能这么欺负兄弟,内阁的老头子们都在里面,正好,都给我评评理!”

  于是,要评理的韩王就这么进去了。

  离宫二十余年,人事皆非,但庞然的宫殿未改,绵延伏在静谧的夜色中,无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走过一条又一条的宫道,乾清宫前,侍卫林立,守卫果然十分森严,宫殿里则灯火通明,人影幢幢。

  石皇后,内阁六阁臣中的四位,承恩公,延平郡王,各方势力都在。

  不论心里各自转着什么念头,面上,是都一色的悲伤焦急。

  至于用的什么药,那就不太好说了,总跟子嗣相关。太医院从前给皇帝也没少开差不多类型的方子,但既是太医院出手,自然以稳妥为上,皇帝这份自己弄来的方子在使用之前,也召太医院院使看过,当时是认为没问题的,皇帝服过几剂之后,能不能引来子嗣暂未可知,确实龙马精神了些,因此都有兴趣重开选秀了。

  却不知怎么的,昨晚照服一剂后,刚召来了美人,未及怎么样,忽然腹痛如绞,把倒霉的美人吓了个半死。

  韩王“看病”之前,也要听些病情的由来及介绍,他在次间外的角落里,听到此处便道:“抓他干嘛?你们不是都看过了方子没问题?皇上之前吃的时候也没事。”

  硬邦邦回道:“那没你的事,于宪台带你进来,是让你看病,不是让你断案来的。我说的话,你都听清楚了没有?”

  韩王闭嘴,点点头。

  “听清楚了,就跟我进去救治皇上,如果救了圣驾,自然有你无穷的好处,你要尽力,但也不要胡来,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你老实做事,没人怪你,明白了吗?”

  这太医态度不佳,但话其实说的不错。

  韩王就又点点头,可惜对他是白说,他哪里懂得什么医术。

  见太医再向他转脸示意,他就跟着进去了。从这个大方的气势上看,倒真有两分胸有成竹的神医架势。

  其实皇帝哪里算病,他就是吃药吃坏了,因这药的名头有些不好说,臣子们为尊者讳,给皇帝留面子,才自觉统一了口径。

  于星诚说到此处,话锋一转道:“阁老,我在外面听说抓了薛侯爷?方子虽是他献的,但经过太医院勘验,此前皇上服了也没事,足证方子可用,问题当出在药材或煎制的环节里,如何把他锁拿了呢?”

  苏阁老道:“你说的是。不过太医院也说,一道方子吃一次二次没事,未必三次四次也没事,其中若有什么不好的药性,累积到后面爆发出来,是可能的。不只薛侯爷,所有经手过昨晚那道汤药的人,现在都已拿下了。皇上这样,暂没空闲审他们,回头自然交有司查个水落石出。”

  于星诚心中一动,道:“下官才进来,没见着吴太监,他是皇上近侍,难道此事与他也有瓜葛吗?”

  延平郡王一直竖着耳朵悄悄听这边的对话,听到此时,走过来想要插话,还未出口,东次间里忽起了一阵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