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5页)
姜小溪哭累了,慢慢爬起来。外面天已经黑了,姜小川快要放学回家,他还要做饭,还要洗个澡,还要努力装出无事发生的样子。
他擦擦眼泪,大哭一场之后的精神和肉体都极度疲乏,但生活还得继续。他告诉自己,以前没有姜大鱼,他不是照样过得很好?以后他也可以。
如果用尽一生也无法忘记一个人,那就记住吧。
靠时间这副良药,慢慢熬着,慢慢治愈,以后再想起来时,也能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然而变故接踵而至,姜小溪还是高估了自己应对生活鞭挞的能力。
杨老师带着两个男人找上门的时候,姜小溪很忐忑,还以为是姜小川在学校里闯了祸。
等说明来意,姜小溪傻在当场。
两人自称是县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一年在做全县民政普查工作时,发现姜小川不符合领养程序,按照相关规定,要重新走一遍领养手续,才能继续留在姜家,留在多鱼岛上学。
两个人当着杨老师的面儿,把工作证、证明材料都展示给他看。他也顾不上杨老师的面子,每一项条款都仔仔细细地看,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
那两个人也颇有耐心,不懂的地方就告诉他,但说来说去就一件事,姜小川不能留在姜家了。
“那我重新走领养程序,我领养小川。小川是我弟弟,他不能去别的地方。”
其中一个眼镜男略带遗憾地说:“单身男人领养未成年孩子,必须是年满30周岁。姜先生恐怕不行。”然后又说,姜小川情况特殊,因为马上要考试,可以通融到考完试之后,再送去县福利院,然后选择合适的家庭领养。
县福利院在云城城郊,地处偏僻,姜小溪念书的时候听过那个地方,也去过那里做义工,那里环境先不说好不好,基本都是被遗弃的有残疾的儿童,健康的孩子去了那里,很快就会被领养走,但是小川这么大的孩子,很多家庭会有顾虑,一般不会领养,所以小川如果去了那里,很有可能要待到成年之后才能离开。
“那我怎么才能领养小川?”姜小溪有点急,话也说得冲。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摇摇头,没说话。
杨老师赶紧站起来安抚他:“小溪,你先别着急,刚也不也说了可以通融到小川毕业考试之后再说,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或者,你还有什么符合条件的亲人,可以走领养手续,之后还是让小川跟着你就行了。”杨老师提醒道。
他哪还有什么亲人,哪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晚上,姜小川放学回来,默默放下书包,洗手吃饭。
姜小溪看他眼圈红红的,闷闷不乐的样子,心里也难受得厉害。
“小川,你别怕,哥哥不会让你离开的。你相信我,我会想办法的。”姜小溪夹了一大块红烧排骨给他放到碗里。
排骨酥香软烂,一看就炖足了工夫
,喷香的酱汁融进米饭里,色泽诱人勾着味蕾。姜小川垂着头看着这碗饭,眼泪突然掉下来,一颗一颗掉进碗里,他也不说话,就闷声哭。
姜小溪使劲咬着牙,他不能哭,他没有让两个人都崩溃的资本。
“小川,你先考完试,其他的都别想。我现在正联系一个亲戚,他是符合领养条件的,等走完程序,你还是能和哥哥在一起。”姜小溪隔着窄窄的饭桌,伸手过来拨一拨他凌乱的刘海,看到他被泪水濡湿的睫毛一簇簇粘在一起。12岁的男孩早就懂事很久了,久到有时候比他这个哥哥还要能担事儿。
“我炖了两个小时,放了很多冰糖,你要吃一大碗才对得起我哦。”姜小溪努力撑着嘴角笑,语气轻松,听起来似乎并不困扰,这件事很快就可以解决了。
姜小川到底还是个孩子,抬起通红的眼看了一眼姜小溪,这才轻轻“嗯”了一声,埋头去吃饭。
亲戚确实是有,姜小溪陪着笑脸说明来意,人家表示很为难。做监护人是要承担责任的,谁也不愿意多这么一个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任是他好说歹说,那家人都不肯,到最后反而起了疑心,冷下脸来撂下一句话:“小溪,我不是不帮你。可是你看看你,现在岛上的人到处都在说你闲话,你自己还要带一个半大孩子,指不定别人又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如果我们领养了小川,将来要是你们兄弟俩出点事,我们也要被闲话的。”
姜小溪脸都涨红了:“四姨,我没有做过别人说的那些事,小川也是个好孩子,我们是没有父母爷爷,但我们行得正做得直。”
“你这孩子,还说不得了吗?”四姨也动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