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明朝当王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第4页)

众臣纷纷起身,看向杨陵的眼光,多有鄙夷愤怒之色。

李东阳瞧着杨陵,心中暗想,“这人身为小小侍读时,就敢设计向先帝揭发外戚权臣的不法勾当,该是个耿直忠臣的臣子才是,何以天子孟浪无行,他身为皇上宠信地近臣不出言劝阻反而予以纵容?若说他贪慕权势奉迎皇上吧,凭他为妻子甘冒杀头之罪抗拒圣旨的行为却又不象,这人到底存的什么心思?”

他故意慢腾腾的起身落在最后面,等群臣都走光了,才对杨陵意味深长地道:“为官者当谨身修德、勤政爱民、时时自省已咎,你深蒙帝恩,当思忠君报国,且勿骄狂任性、自误前程呀。”杨陵无奈地道:“李大人,下官焉敢媚君惑上?唉!现在皇上正在气头上,等回头找到机会下官一定回为王大人进言的。大人不必担心,莫非大人忘了大学士金殿持锤追打寿宁候的事了么?有此成例在先,王尚书寝宫夺砚非掷杨参将算得了什么罪过?”

李东阳听他提起自己与寿宁候大闹金殿的时,不由微微一笑,深深凝望了他一眼道:“如此最好,少年得志,更该谨慎谦虚,忠君报国,杨大人千万莫把自己归入寿宁候一流才好。”

李东阳说罢转身离去,杨陵瞧着他背影,想起方才六部九卿诸位大人瞧着自己悻悻然的神色,不由苦笑一声:“今日弘治帝驾崩,对我可是流年不利啊,先是得罪了外戚,现在又得罪了内阁,除了那位正德皇上,自己怕是已处处树敌,危机重重了!”

杨陵正想着,门口儿人影一闪,一个人影儿闪了进来,一进门就向他谄笑道:“杨大人好本事,王琼这老匹夫倚老卖老到处指手画脚,咱家伏侍东宫的时候,他就不只一次向皇上递折子说咱们爷们诱导太子嬉玩,害得咱家和张永、大用等人屡受先帝责斥,如今他被关进大牢,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啦!”

杨陵定睛一瞧,眼前站着的人满面春风,正是刘瑾。

初登大宝

第89章

刘瑾议政

3月18日,正德皇帝登上承安门(天安门)诏告天下,新皇帝登基。

他将秉国诏书放在一只金灿灿的凤凰口中,亲手给金凤凰系上黄绸丝带,由司礼监首领太监将金风顺着城垛放下,城楼下礼部官员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用云朵装饰的金漆盘子接旨,然后飞马送到礼部抄写后加印遍告天下,正德正式成为大明天子,这就是“金凤颁诏”了。

然后正德皇帝在百官簇拥下返回金銮殿,登上龙椅,接受百官朝贺,此时诸藩王及四夷诸国的贺使和贺仪还在路上。

正德就位后,立即宣布了秉国之后的三道圣旨,各部各道立即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

第一道圣旨是那位上岗头一天就被投进大牢的丧仪总指挥、礼部尚书王王琼早就拟好的,“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啬怀念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宗陛下殡天,要求举过居丧。

臣民全部着孝,帽子上缠以白布,京官在新帝登基大礼后仍要一律披麻带孝,不许穿着朝靴而代之以草鞋,摘去纱帽的两翅而代之以两条下垂至肩的白布。

大小寺院鸣钟3万响,昼夜不息。三日之内,各路四品以上官员分披整队前往乾清宫举行送灵,每人号哭15次,由礼部员外侍郎指挥,一时间全体参哭人员动作协调,一哭皆哭,一止皆止,乾清宫内有如在奏交响乐一般。

第二道圣旨是正德皇帝和三位大学士以及六部九卿几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不当皇帝相威胁才定下来的,命令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伲谦、司礼监太监戴义、工部左侍郎李铎、神机营左哨军参将杨陵提督监造弘治帝的泰陵工程。

虽然迫于正德皇帝耍无赖,内阁大学士们不得不屈服,将杨陵也排入负责督造帝陵的官员之中,可是在圣旨上却故意将他排在了最末,不过胸无大志的杨陵实在对不住正德皇帝对他的这番苦心。他根本就不在乎。

对别人来说,督造帝陵不但是一件荣耀无比的事情,而且对于以后的仕途升迁大有助益,杨陵却巴不得由指挥一下,他只要跟着跑跑腿就好。要他主持大礼天天奔波于陵园中,莫说他没有那个能力,而且心底里也不太乐意。

大学士们这番刁难反而成全了他,现在杨陵只是负责指挥从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中抽调来的上万名官兵供役,人员一到位,礼部、工部、钦天监就开始指手画脚。杨陵几乎成了闲人,人家懒得看见他,他也不用天天到场,倒是乐得逍遥自在。

第三道诏书正德皇帝就举起了屠刀,把在文官身上受的窝囊气全撒在了那些倒霉鬼身上。因为孝宗皇帝是服了药物后突然流血不止而死的,伏侍孝宗皇帝吃药的太监张瑜、太医院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被处斩,太医院使施钦革职。太常寺少卿李宗周等相关官员贬官外放。

另群臣莫名其妙的是神机营副参将鲍尽忱、都司官刘士庸、采办官鲍尽忠等大小十余个待参的武将也被拉到菜市口陪砍。鲍参将和刘都司是从天牢里押出来的,鲍尽忠却是从锦衣卫要来的,监斩官给他验明正身时还真的费了一番劲儿。

虽说钱宁对他十分体贴,抽肠、锻炼、悬脊、刷洗那些要命的刑罚一概不用,也已经被折腾的不成样子了,连他的堂兄鲍参将都认不出他来了。

当是时也。法场人犯皆面无人色,唯有鲍采班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伸着脖子等着挨刀,一时博得围观百姓好一通喝彩。

苗逵奉了先帝秘旨,正在秘密探察那些购买枪火弹药的人到底是哪位藩王,此时关系重大,弘治帝嘱咐他未曾查清楚前便连朱厚照也不要告知,所以正德耿饼不知道此事。

等苗逵听到正德帝这道突然颁布的旨意时,立即飞马赶到法场想喊一句“刀下留人”。可惜等他到了那里,只看到死者家属们在抬棺敛尸,往墓地送人了。

…………………………………………

新帝登基,国事繁重,三位大学士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倒没忘了关在天牢里的那位同僚。但是多次求正德皇帝赦免王琼不敬之罪,正德却根本不予理会。

有六部九卿诸位大人的关照,王老尚书在监狱里一点苦头也没吃,但是这么一位老臣被关在监狱中十多天,朝臣们难免议论纷纷,他们不敢诽谤皇帝,不免就迁怒于杨陵了,这些文官见到杨陵大多冷颜而过,弄得杨陵好生尴尬。

杨陵其实也帮王琼多次说过好话,只是正德一想起那老家伙立在他面前,喷得他一脸唾沫星子,那副嚣张之极的模样叫人恨极,诚心要给他个教训,所以连杨陵的求情也不予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