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5页)
正德皇帝堂堂天朝上国的天子,搬去豹房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制作了大批毡帽皮裘,趁着寒气尚未消融,自己以身作则换上蒙古可汗袍服装饰,令侍卫宫女也全都换上蒙人装束,还在虎池旁搭了牛皮巨帐,自称忽必烈大汗。互相扮演鞑子以自娱,又与一从‘蒙古’侍卫、喇嘛僧侣策马
奔驰,举止与凡人不分。
翰林院现在群龙无首,便请了早已致仕回家颐养天年的大学士,德高望重、年逾八旬的查老夫子入豹房劝谏。老先生颤巍巍被两个小孙儿扶进豹房,进了那顶牛皮大帐。
查老夫子一见了蒙古可汗的大帐就有些头晕,再见了万岁爷这身蒙古人可汗的装束,也不知该不该以帝礼参拜,弄得他空有满腹才学,竟是半天说不出话来。
正德小皇帝倒不在意他的失礼,他抖着皮袍袖子,乐呵呵地迎上来,见面先给老夫子来了个热情拥抱,欢天喜地地说道:“扎木合兄弟,感谢你远道来看我,愿长生天赐福于你!快请坐下喝杯奶茶吧。”
听了这番胡说八道,查学士鼻子都气歪了。准备了许久的委婉进谏之词全部忘得精光,他像打摆子似地哆嗦了半晌,结结巴巴只说出了一句:“臣……臣臣……告退!”
查学士走到帐逢边上,想了想实在忍不住了,转身更正道:“皇上,扎木合不是忽必烈的兄弟,与他结拜为安达的是铁木真。”
一语未了,正德皇帝已经追上来,亲手把一条白缭子搭在了他的肩上,查老夫子吓了一跳,瞠目结舌地只是想:“我真是气糊涂了,怎么当面说出皇上的谬误,这岂是为臣之道!皇上赐这条白绫,是……是要赐死么?”
只见两队扮作蒙古牧人的宫女载歌载舞,手捧奶茶唱着突击学会的送客歌,正德皇帝一本正经地道:“扎木合兄弟,我并不介意你和铁木真结拜为安达,马头琴上不只一条弦,兄弟也只有一个,我们也可以兄弟相称的。这条哈达,呃……刚刚你进帐时,本可汗忘了准备了,大用、大用?再有大臣来,你可别忘了。”
穿皮袍戴皮帽,腰配弯刀的谷大用哈着腰儿,小溜小跑地冲过来,满脸褶子都笑成了菊花:“是是是,老奴该死,老奴从大内领了一百匹白绸,做了几千条哈达,不会再忘了。”
查学士一阵头晕,嘴唇翕合啾啾如悼息,愣了半晌才踉踉跄跄而去……
正德翘着看着查学士落荒而逃的背影,奇怪地瞧瞧自己打扮,问道:“大用,朕这身打扮难道不好看?怎么查学士如见蛇蝎似的?”
谷大用谄笑道:“皇上英俊神武,穿上这件袍子像极了纵横天下的马上英雄,怎么会不好看呢?查学士少见多怪罢了。”
正德哈哈一笑,从宫女手中取过一杯奶茶,喝了一口皱眉道:“这味儿,还真是喝不惯。”
谷大用偷偷看了看他的脸色,说道:“皇上,那封请解海禁的奏折已经呈上来好几天了。群臣中也不见有人激烈反对,皇上是不是早些下旨设立市舶司,解禁通商呢?”
正德瞟了他一眼,嘿嘿笑道:“怎么?着急啦?这差使跑不了你的,到时可别给朕又捅出蒌子来。这些日子杨卿受着弹劾,暗中还要忙着诸般国事,朕也不好叫他来见朕。”
谷大用忙陪笑道:“是是是,老奴不急,真要去了南方,离着皇上您就远了。奴才从小陪着皇上,这一时还真舍不得呢。杨大人虽受弹劾,听说却惬意得很呢,他迷上了两个青楼名妓,一位叫素月,一位叫花为肚,这桩风流韵事如今可是传得人声鼎沸、尽人皆知呐。”
正德眼珠一转,笑道:“雪为肤、蛇为骨、花为肚,这名字很有学问呐,素月也不俗。想来定是两位姿色极佳的美人儿,杨卿不会真得动心了吧?”
谷大用嘿嘿地笑道:“皇上不必担心,假戏真做也无妨,皇上可以赐一次婚,就可以再赐第二次。王侯勋卿谁没个十房八房的妾侍,杨大人位居侯爵才不过一妻两妾,人家还道杨氏夫人善妒呢。”
正德嗔笑道:“少来胡说,杨夫人是那样的人么?朕搬来豹房,本想没了约束,可以常常见到唐姑娘,可杨卿这一忙,朕也不方便请了唐姑娘出来,唉!朕是实实在在地思念唐姑娘了,也不知还要再等几天。”
东厂正堂自被杨凌的火炮轰毁后,如今已重新翻盖了一座,西厅中布置仍如以前一样,一盘火炕。几张红木的官帽椅,贴墙边供着岳武穆的塑像,取其‘精忠报国’之意。
戴义刚刚从金陵赶回,去见过了皇上,然后赴东辑事厂上任。他在正厅接受了各级档头、千户的参拜,正得志意满地予以训话,忽有一个百户上前低语数句,戴义立即挥手遣退众人,一提袍裾急急奔向西厅。
杨凌刚刚落座,就见戴义急急而来,不觉有些意外,忙起身笑道:“听说戴公公正在前厅交办事务,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戴义身着崭新的赫红飞鱼袍,头戴纱帻、足登粉靴,腰束锦带,显得十分精神。不过还不到半年时光,看他苍白无须的脸容却苍老了许多。
戴义抢前几步翻身便拜,说道:“大人曾言半年之内将戴义调回京师委以重任,戴义本还不敢太过奢望,想不到大人一诺千金,不但办成此事,而且交付了这么重要的差使给我,大人的恩德,戴义没齿不忘。”
杨凌连忙将他扶起道:“你我同朝为臣,彼此品秩相差无几,戴公公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戴义到底认认真真磕了头,这才毕恭毕
敬地站起来,说道:“大人请上坐。”
戴义将杨凌按在上首座位,自在下首敬陪,欠身说道:“咱家在路上便听说大人辅佐皇上去大同,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已荣升了侯爵,晋位柱国上将军,真是可喜可贺。
只是听说某些人都在上折弹劾大人留连青楼轻浮无行,真是岂有此理。常言道人不风流枉少年,大人位高权重,春风得意,偶尔寻芳把酒,正是一桩雅事,这些大臣们谁没点狗皮倒灶的事儿,嫉妒大人军功卓著,就连这样下三滥的手段也使出来了,不知大人可有要咱家效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