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明朝当王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第4页)

白小草听了怦然心动,别的还诱惑不了他,可是让子孙后代脱离海盗生涯,能堂堂正正地享受荣华富贵,传递白家香火,供奉白家宗祠,对于国人实是莫大的诱惑。白小草心口一热,连忙又拜谢一番,这才由杨凌的亲兵带着去寻住处暂时歇息。

他一离开,杨凌就急忙派人去把何总兵、刘知府等人以及幕僚们叫来,要与他们一同议事。何总兵、刘知府正在知府的临时办公大厅里就伊姑娘的身份问题讨价还价,两人刚刚谈出点眉目来,约定以两千六百两银子成交。

两人各取所需,一个增加了一大笔军饷,一个得了个千娇百媚美人。何总兵眉开眼笑,刘知府心痒难搔,他正打算交银子领人的功夫,听说总督大人急召,二人忙先摞下此事兴冲冲地赶了来。

听了杨凌介绍的情况,二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刘逊道:“这真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下官也听说过满刺加被西洋海盗船占据的消息,不过满刺加国只有一支王宫卫队,根本没有什么正规军称,要被人灭国实是易如反掌,所以实未料到这支海盗竟然这么强大。”

杨凌点点头道:“正是。所以不管白小草出于什么目的才来求见本官,这第一功本官给他记下了。如果不是通过他了解了西洋人的真正实力,将来收复满刺加时大意用兵,我军水师必……”

说到这里。杨凌想象刚刚重组的福建水师数十条战舰全军覆没、数千名将士沉尸大海的惨况,以及由惨败引起的一系列政治问题和被动局面,不由心中寒栗。

他的参谋本部搜罗了关于军队的各方面人才,其中有位老人是南京军器局的致仕军械官,杨凌向他问道:“郑老,西人以火器为长,他们的炮比我们的炮速度快了三倍都不止,射速不及他们,如要与其作战,只有集中大量炮船,以量取胜。本官好奇的是,西洋人的火炮为什么射速这么快?这其中有什么奥妙不成?依郑老看,我们的火炮能否再提高射速?”

郑老白眉紧锁道:“如果那白小草未打诳语,老朽还真是搞不懂了。老朽研究了一辈子火器,闭着眼只要一摸,也能摸出各种火炮的规格和功用,可是实是想不通用什么子才能比我们的火炮射速快上三倍。”

“大人,火器之优势,在于能及远命中,能摧坚破固,此非弓弩刀箭所能及。但是火炮一向有许多缺陷,比如受到天气影响、运载不便、射速缓慢、维修困难等等。所以只能和弓弩刀剑配合使用。以重炮来说,无论如何改进,其基本流程总是不可减的。首先要镇装火药包和固着着,接着用推杆把火药包和固着物推到炮管底部。然后才放入炮弹,一切就绪后,以引线刺破火药包,再瞄准、点燃,放炮后必须马上浇灭炮膛底部的火星,有干布擦干,再重复装药填弹。倭人没有经过认真训练的炮手,操作起来自然慢,不过大人所描述的夷人放炮间隔来看,比最娴熟的炮手还快了两至三倍,这……这……这不可能,会不会是白小草虚张声势?”

“不会!”杨凌沉默了一会儿道:“白小草惯会见风使舵,就算想接受招安,也会故意怠慢,以便多捞些好处。他拥有四十多艘战舰,其余五十多艘商船也有作战功能,中果不是被西洋人吓破了胆,他决不会这么主动来投靠朝廷。”

议事大厅里众人议论纷纷,各抒已见,对于西洋人的火炮始终拿不出个统一的看法,杨凌心中烦闷,他焦燥地在大厅里踱着步子,忽地想起海狗子送给自已的那个女奴。

从这女孩气质高稚、细皮嫩肉的情形看,她根本不是个干粗活的女奴。她手拿上生有几处老茧,是经常握剑、握枪磨擦形成的,她是佛郎机人,又在海上漂流了这么久,如果说西洋人的火器有什么奥秘,她没有可能不知道。”

杨凌心中浮起一线希望,停住脚步道:“不必再议了,大家回去忙吧,目前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剿倭上。满刺加那里,我会派秘探冒充行商先去探探情况,得到进一步消息再作决定,散了吧!”

众官员、幕僚纷纷起身告辞离去,只见那位军器专家郑老夫子皱着眉头一边走一边喃喃低语:“怎么可有能?这怎么可能?这些填装火药和炮弹的过程不减,决不会有这么快啊,再说射速这么快,还容易哑火、炸膛,炮管都不用维护的么?”

他想得入神,险些撞在厅门旁的廊柱上,站在那儿醒了醒神,这才嘟嘟囔囊地继续向前走去。杨凌站在厅中,忽又看见刘刘知府扯着何总兵的袖子,边走边道:“老何,老何,今晚上是不是就让我把人领走啊?”

“滚你的,精虫上脑了是不是?你都五房妾了啊老色鬼。”何总兵头也不回地道。

“话不是这么说的,娇滴滴的小美人儿谁不稀罕呐?大人都答应给我了,你小子别是想占我便宜吧?嗳,我丑话说在前头,你取我戴绿帽子,我跟你急!我马上交银子还不成了么?”

“德性,以为我跟你似的?少想女人多想公事,延误了公事,你的脑袋也得挂上城头。”

“这可不是吹的,公事我办得于净俐落。大人交待下来的事,没一件积压到明天……”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拉拉扯扯地去了。杨凌摇头苦笑了笑,忽地扬声喝道:“大棒槌!”

刘大棒槌现在顶替了伍汉超,任他的亲军统领,闻言立即一个箭步跨进门来,高声应道:“标下在!大帅有何吩咐?”

杨凌说道:“去,你马上带人赶去苏州。把阿德妮姑娘给我护送到福州来。一定要星夜兼程,把人给我安全送到,就说本官十万火急。嗯……”

他说到这里,脑海中忽地浮现出一张宜喜宜嗔娇媚动人的俏脸来,想起那个女人为了自已日夜处理公务,累得脸色憔悴、一双明眸都失了光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甜蜜的、柔柔的情意。

他放缓了语气道:“请成二档头一齐赶来,本官要把总督府迁至福州,直至剿倭战事结束!”

※※※※※※※※※※※※※※※※※※※※※※※※※※※※※※

福建战局由于七支卫所官兵一改处处避战而主动出击,渐渐扭转了颓势。四万大军眼睁睁看着一千多人头同时落地,一路行军,满脚沾的都是鲜血,那种恐怖的画面、冷肃的杀气,让他们心中头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国法、什么叫军纪。

他们到了前线,虽然尚不敢主去挑衅大股的倭寇。可是所有的官兵将校,至少从一开始想的就是要去作战,而不是到处打听倭寇在哪里,从而赶紧逃开避战。

他们缺乏训练,单兵战力和勇气虽不及倭寇,但是军备和人数却占了优势,这一来就和倭寇形成了相持之势。起初,遇到小股倭寇,卫所官兵敢于倾力一战,不过他们不了解总督大人的脾气,打了胜仗也因敌我力量悬殊,自觉没什么好吹嘘的,所以呈送的战报也只敢叙述过程,不敢露出丝毫请功的语气。

不过总督府可不管你是不是一千人打四十人,每逢胜利战报立即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然后抄送所有卫所,对立功的将校官兵大加褒奖,并严令地方官府集合士绅名流前去慰问。

两支部队驻地不远,眼瞧着人家打了胜仗的,百姓们人人赞赏,地方官府敲锣打鼓地带着猪羊前去慰问,士兵们个个吐气。到了饭口儿,人家的驻地顺风飘来的是大锅炖肉的香味儿,哪个兵看了不眼热?哪个带兵的官看了能心安?

起初各部卫所官兵开始攒足了劲派探马专门搜寻落单的小股倭寇,一得了消息就倾巢出动,打落水狗般一拥而上,战报送到总督府自然士兵加饷,将校记功,待遇与往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