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声东击西(第2页)
磨了五六片,情绪渐渐的稳定下来,陈怀芝后知后觉:林思成是有意如此。
心情太紧张怎么办?
最好是干点啥,分散一下注意力,就像现在的她。
四十来块瓷片,没用多少时间。林思成也处理好了漆液。依旧是一刷,再往底座上一拼。
这次不用提醒,陈怀芝准备好毛巾和夹具。林思成刚松手,陈怀芝四根手指抵住瓷片,轻轻往下一摁。
等待三秒,等胶液固形,她又抄起毛巾,仔细擦掉缝隙里挤出的漆液。确定没半点残留,才会夹上夹具。
挺熟练,也挺细心。
就这样,一个粘,一个夹,不大的功夫,酱色的瓷片尽数拼完。林思成竖起玻璃捧,来回比对了一遍。
需要重新定位的地方不多,稍稍调整了一下,一樽半残的洒金钵座落在台面上。
就碗口还缺一块,像被什么野兽咬了一嘴。
最后检查了一遍,林思成直起腰:“电窑恒温,温度80,湿度90,定时四小时……”
等他说完,陈怀芝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她读了四年大学、三年硕士,又在实验室上了两年班,
声东击西
至少他们也能看出来:林思成那漆泥,调的是真好。
几人暗暗惊叹,相继下楼。相互之间也没约,都是各吃各的。
但等林思成和陈怀芝回来后,四个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实验台底下。
林思成怔了怔,又开了句玩笑:“别急,还得好几个小时!”
“哈哈~”
底下传来几声低笑。
稍后,仅剩的那位女硕士举了举手:“师弟,这份计划报告,真是你单独做的?”
咦?
林思成抬起头:“为什么会这样问?”
卫虹不吱声了:因为这话朱博士说的,就来应聘骨干研究员的那位朱博士。
之前几人讨论计划书,朱博士提到:他来应聘之前,王教授的相关学术报告、论文他全都研究过,与计划书中的技术思路、技术模块、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应用前景,区别都很大。
朱博士说这些话的同时,隐约还透着些推崇。
当时卫虹就想:技术思路与模块不可能说变就变,那说明这份计划绝非出自王教授之手,至少不是他主导。
也绝对不可能是找的枪:因为技术思路这东西根本没办法抄,更遑论应用到实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