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刘海粟(月票加更3/3)(第3页)

叶安宁抿了抿嘴:“我说的是放学以后!”

“放学以后也没时间!”王齐志放下酒杯,“叶安宁,我还没问你呢:你上的这是个什么破班?那么大个公司,再没人了……”

话还没说完,腿上又挨了一脚。王齐志顿了一下,又撇了撇嘴:“明天带回来看,这两天林思成有事,没时间出去,晚上也得住校!”

只当是实验室有事,单望舒和叶安宁也没多想。

又聊了一阵,聊到,下到瓷器古币,应有尽有。关键的是,都挺真。

不过不奇怪:王教授眼力不差,经验更丰富,能让他打眼的东西不多。

正这样想着,单望舒取下来一件瓷盘:“先看这一件!”

(请)

刘海粟(月票加更33)

“好!”

林思成接到手中:

一方圆盘,白釉底胎,盘底绘着一束松枝,一只白鹤单足而立。

釉面光润,颜色鲜亮,画工也极好:设色淡雅、笔力劲秀。

就是有些新,釉面明显泛着贼光,画的也过于逼真。

大致看了一遍,林思成又翻过来,看了看款:大清光绪年制。

肯定不是光绪时的东西,但这一件,也绝不至于让王齐志走了眼。

他格外笃定:“师娘,这是民国时的新粉彩,融合了西洋画法,用的也是去铅的釉料,只不过借用了一下光绪的款。”

看的挺快?

从上手后到有结论,也就两分钟。

单望舒点点头,直接略过这一架,到了中间,然后又拿出一件刳器,即葫芦。

这种东西很少见,因为不实用,所以民间很少制作,所以又称“宫廷刳器”。

大致方法为葫芦结果时,用各种形状并刻有各式花纹的模具将其夹紧,待其自然长成后再行裁割加工,即成为所需的器具。

一般都作摆件,且不加雕刻,故秀巧清朗。

再看这一件:呈曲颈回首的鸭形,中部细长弯转为颈部,又配以鸭嘴,惟妙惟肖,且纹理自然。

还是康熙的款?

唯有一点,太旧了些,有些地方虽仍有光泽,但不饱满,也不自然。

同样的,林思成认为,这样的东西应该不至于让王齐志走眼。

“现代的仿品,最早不过建国前!”

“啊,仿的吗?”单望舒好像很惊讶,“怎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