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全是国宝(月票加更6/6)(第2页)
停车的空子,林思成问了问:“老师,那位孙总再打电话没有?”
“没打,应该是被吓住了。不过我问了问,这人来路相对干净。所以咱们先查资料,万一要查不到,再看要不要联系一下他。”
那这人还算可以:就是只仿古,不卖“真”。
估计能量也挺大,不然只是一顿饭的功夫,就能问到有关王齐志的信息。
而且极光棍,也极聪明。比如昨天的那个电话,孙老板买东西是假,表明心迹才是真:王教授您眼力高,是您本事,我走宝是我倒霉,绝不找后账。
所以林思成和王齐志才说他很厉害。
王齐志又一副惊奇的模样:“你别说,这人有两把刷子:那两件东西都是他淘来的:金冠是小东门,珠花是西仓……”
林思成不由一怔:厉害了。
不看昨天,王教授抱着金冠,看了好一阵才看出点眉目?
更何况这位孙老板还是屎里淘的金?
唏嘘间,两人下了车,正门的台阶上下来了三位。
王齐志和林思成忙迎了上去。
这三位,都是省博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的部门负责人。
乍一听,才是个实验室?
但这个实验室的规模是西京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实验中心的两倍,两幢六层高的大楼,用三道连廊接通。
其中的研究员,比西大文保系的教授还多。
再给国内的四大博物馆排个号:第一名是故宫还是国博不好说,最后一名是南博(南京)、上博(上海)、河博(河南)也不好说,但第三名肯定是陕博。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秦,因为大汉,因为大唐,因为长安……
两男一女,一位男士年轻些,约摸四十出头,是实验中心的副主任。剩下的两位,男的年长些,大概五十多岁,是金属文物修复科的科长,女士则是金银器修复组的组长。
都不认识,但都挺热情,相互介绍了一下,一行五人进了实验楼。
副主任又交待了几句,姚科长和陈组长带着两人到了资料中心。
昨天下午刚上班,王齐志就联系过,所以准备的很充分:跟大厅一样的一座资料室,书柜看不到头。中间七八条长案,摆满了档案袋和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