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错版日报?(第5页)
里面很厚,装的应该是报纸。
再看封面:纸质泛黄,盖着两枚黑色邮戳:封口一枚,右下角一枚。中间写着一行仿毛体的硬笔字:请转□□阝同志。
最中间应该是名字,可能泡了水,只剩一个耳朵旁。
这行字当然没什么奇怪之处,林思成奇怪的是信封上的那两枚戳:
一个大圆套着一个小圆,上面是“bj”,下面是“十七(支)甲”,中间是年月日:1964…10…17。
看着普普通通,像是京城哪家邮政所的戳,还是个排第十七的支所。
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这个戳所在的所,在故宫里。
内部称“中南海邮局”,对外只有代号:“某某一部”、“祈某寺一o部”、“某某某某部队”。
对外的落戳一律以“bj·数字”代称,其中最核心的一类就是以“bj·十七”为代号。
然后根据具体单位不同,再以“甲乙丙丁”区别。而且字越靠前,级别越高。
如果是“甲”字呢?
中某办公厅!
林思成精神一振:那收信人,也就是信封上模糊不清,名字只剩一个“阝”的会是谁?
那寄信的人,又会是谁?
就四个字,又是仿体,收信人的名字也只剩一个耳朵旁。说实话,林思成真认不出来。
当然,如果是全名,既便认识“bj·十七支(甲)”的人少之又少,这信封也流落不到地摊上来。
暗暗狐疑,林思成拆开信封。
确实是报纸,但并非全版,而是号外。标题很是醒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人民日报》的第二份号外。但因为是赠刊,且面向全国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所以发行量极大,存世的也就多。
如果从文玩的角度看,价值并不高。
除此外,背面顶部用钢笔写着四个字:矢志不渝,人定胜天。
这次成了仿舒体,明显是另外一个人的笔迹,架构工整,意气飞扬。
但可惜,他还是认不出来。
林思成皱了皱眉头:那这样一来,这物件唯一的价值,也就信封上的那两枚戳?
好像不止?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好像犯了灯下黑,什么地方被自己给疏忽了?
但不好一直坐在这,就抱着这张报纸一直看,不然老板再蠢,也会怀疑这东西是不是有什么古怪。
而且说实话,光是这两枚戳就够了。遇到喜好的藏家,就像王教授这样的,一枚五万,保准眉头他都不带皱一下的。
暗暗思忖,林思成扬了扬信封:“老板,这信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