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眼光也就一般?(第2页)
来源很多,但能摆在这里的,就只有一个途径:古墓。
林思成对这一类的兴趣不大,所以只是一扫而过。但脚都抬了起来,他又顿住,眼睛看向中间那一层。
一方三尺宣纸,上面拓满了字迹,最上首,印着一只古里古怪的动物。
有鳞,有爪,乍一看,像是半蹲的鳄鱼。实则为负屃,既传说中龙生九子的
眼光也就一般?
看似黄不黄,褐不褐,还皱皱巴巴。但这是典型的南宋士大夫常服,其中宋罗(提花罗织物)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代表宋元时期最高丝织水平。
妥妥的国家一级文物,甚至都不用查从哪里出土,生前是谁所穿,送到国家丝绸博物馆,就能当镇馆之宝。
哪怕是在黑市流通,价格至少也在千万左右。如果是国外拍卖,下了亿,林思成敢嚼着吃了。
但在这儿,却堂而皇之摆在货架上。
再看价格:一百二十万。
看他站着不动,李金钱眨了眨眼睛:“赵伯澐!”
林思成怔了一下。
可以,这次至少知道是从哪挖出来的。
赵伯澐是赵匡胤七世孙,最高任过苏州长洲县令副手,卒于南宋嘉定九年,葬于台州黄岩县。
所以,他们只当是南宋县令的官服来卖,当然也就值百来万。
但这玩意和铜鱼是一个性质,买回来除了捐,就是捐,收藏都不可能。林思成也只是一时好奇,过过眼瘾。
又往前,林思成甚至看到了景宁、泰顺一带古畲族的棺材板:就因为上面刻的是凤凰纹。
不得不说,陈威和李金钱的业务范围是真广:这种棺木,必然是吊在悬崖洞穴里的悬棺。
再往前,林思成不由一顿,盯着架上的几口瓷盅。
很小,腰径只有五公分左右,比茶盅稍大点,但造型却像罐子。
典型的北宋磁州窑铁锈花,罐身绘满了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状花纹。乍一看,挺漂亮,但拿在手中就知道,罐身比较粗糙,疙疙瘩瘩。
像是把釉烧废了一样。
再摸内壁,设十二道螺旋凸棱,更像是湿度不均,异致入窑后骤然受热,瓷胎变形。
想来陈威和李金钱更不知道这东西的具体作用,才会标这么低:四只罐儿总共十二万。
但这玩意是磁州窑特制杏林釉,作用就一个: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