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洗洗睡吧(第3页)
但王齐志哪会管他们想什么,继续播录像。
依旧是实验室,不过从商研的实验室换到了王齐志的实验室,其间,也曾换到过新填了部份设备的工作室。
林思成再没跨行,开始补瓷器,而且一直都在补瓷器。
但补的这些东西,以及他所展示的技术,却看的一众考察团眼皮直跳:
先是晚清的哑光釉梅瓶,而后明代永乐洒金钵,再然后德化猪油白碗……
从锔钉、到锔金、到金缮、再到大漆……
当看到最后的明青花龙纹大罐,从王副市长到杜副所长,已被震憾的无法言说。
他们想到过,林思成虽然年轻,但肯定有本事,也肯定有技术。不然不可能硬熬了二十天,硬是靠着研究样品,把耀州瓷的核心技术推导了出来。
但他们没想过,林思成连青花都能补这么好?
哪怕是再不懂行的王市长,也知道补绘青花瓷的难度有多大,青花瓷复烧的难度又有多大。
可以这么说,只要会补元、明、清三代青花,从汉到民国时的瓷器,就没有他学不会,不会补的。
所以,他哪还需要偷什么技术?
所谓的“需要学习耀州瓷烧制技术”、“系统性的研究修补技术”,不过是客气话。因为你不教,林思成真的能推导出来。
到最后,林思成也确实推导了出来。
暗暗愕然,院长和王齐志又把他们领到了实验中心……
已经被震的有些麻木,但他们仍旧奇怪:不管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考察也罢,是学习也罢,还是谈判,更或是为了见到林思成……总归就一个目的,把茶叶末釉技术弄到手。
但把他们领到实验中心是几个意思:回忆一下林思成的成果,再缅怀一下林思成研究的过程?
再看牌子:没错,西大文遗学院金属文物研究中心。
但随即,他们就知道了:确实和申遗没相干,却和林思成有关系——他是这座实验室已立项的两项课题的具体负责人。
王齐志做具体介绍,同时资料也发到了一群人手中。
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比如杜所长,比如孟树锋,更比如王副市长。
但有人能看懂,比如宋副局长,比如田局长,这两位算是学以致用的典范:正儿八经的工科出身。
更比如许馆长。这位是老文博,不敢说全才,但基本文物范筹内的相关知识,都有过了解。
但看标题:半坡遗址出土铜器合金成份研究,即中国冶金本土起源探究。
铜器腐蚀机理与干预措施,既植物提取物,氨基酸衍生物在金属文物脱盐、缓释、保护中的应用。
没错,确实是文物保护研究项目,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却大到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