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4页)
他已经上了年纪,头发白花花的,操着一口乡音道:“你爹,多结实的一个人。”他回忆说,“那一年,忒邪门了。田里的收成不好,还老下雨。你爹去山里,都去过几百几千回了,还会跌进山沟里,在家躺了两天,人就突然没了。”
男人沉默地听着。
院门虚掩着,街坊邻居探着头,在外头热火朝天地议论。这就是在农村里,谁家的事儿怎么都瞒不住。
“你爹走的时候,麦苗都还没满一岁。你娘一个人带着麦苗,白天下地的时候还得背着他,那几年很不容易……”李支书话音一顿,叫了一声,“麦苗。”
前院的人都瞧过去。
麦苗站在他家门前,两手抱着一个铝盒子。他看了一圈大伙儿,神色间尽是困惑,最后,他的眼睛落在他最信任的人身上。
陈藜也直直地望着他。
“麦苗,来。”李支书两指夹着烟,抬手招他,“过来。”
青年这才慢吞吞地走过来,他递出那个铝盒,李支书接过来,使了点力气,才把它给打开。
盒子里是几张黑白照片。
“你看看。”李支书拿了一张,先给麦苗看,“你娘旁边的这个,就是你爹。瞧瞧,像不像你大哥?”
麦苗认得照片上的母亲,他仔细看看他亲娘身边的那个男人,又看一看陈藜,不晓得辨认出来了啥。
“你俩眉眼都像你娘多一些。”李支书感叹了一句。他又拿起了一张,指给陈藜说,“这就是麦苗。”
陈藜接过来相片。
照片里只有一个孩子,两三岁大的样子,五官长得很秀气。
他认得这孩子身上的棉袄,是他小时候穿过的那一件。为了做这一身,花光了家里一整年的布票。
他看了眼照片,再抬头看着麦苗。
麦苗也望着他。阳光下,那双眼微微眯着,表情却是茫然的。
他好像没弄明白,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似乎从大家的三言两语里,隐约看见了前方的漩涡。
“他就是你亲哥。”李支书拍拍麦苗的背,“快,叫大哥。”
麦苗对着陈藜,就一脸怔怔的,魂儿都不在身上。
陈藜也一言不发,他打从刚才,除了看照片的时候,两眼就只落在麦苗的身上。他的眼睛很有神,不管在什么时候、还是发生了什么,都能把人的心给定住。
“孩子,发什么愣呢,还不快叫一声哥。”刘婶走过来,推了麦苗一把。
院子里的其他人也说:“麦苗,叫一声大哥。”
“你只要肯认了,以后你哥都得管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