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4页)
“姑娘可有想过,和他对抗,给他找不痛快,到底是为了什么?”
“哪能这么为难自己。”
沈婆子一番话说完站起身,看桃漾行了这么长时间的散额间沁出细汗,将怀中一直抱着的氅衣给她披在肩上,再道:“离开军营那夜,公子与老奴吩咐,若他没能回来,姑娘想去哪儿,老奴只管带着去便是。”
“就算是要回北朝,也让老奴带着去,还让老奴帮着姑娘把铺子重新开起来。”
桃漾神色清淡,只默默听着,未有什么情绪。
沈婆子在心里再叹一声,去了附近水榭端茶水,桃漾身上披着氅衣,双臂环膝,垂首将下颌抵在膝弯,乌黑眸光望着远处群山,成群结队的飞鸟在暗夜归家——
她眼圈不由生热,蓄满的泪液憋疼了嗓子后再一冲而下。
她压抑了太久,心间苦楚四溢,钻进四肢五骸——
那么努力的生活了这些年,她依旧什么都没有。
在阳夏讨好、乖巧了十几年,也不过是可以被用来换谢敛前程的棋子,那里何曾真正是她的家,和桓恒相知相守定下亲事,却也依旧不能如愿。
她脑海中闪过了许多人,有庾子轩,有嫣儿妹妹,有谢夫人,甚至丝毫未有过记忆的母亲也出现在眼前,她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出现再离去,从来都握不住。
到头来,她身边只有自己。
沈婆子端了茶水再回来时,远远的听到她的啜泣声,在暗夜里,那道单薄倩影蜷缩成一团,肩膀耸动,被月色拉出长长的影子。
之后的几日,桃漾更痴迷于服用五石散,虽有时已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沈婆子和青翠也拿她没办法,就算是藏起来,最后也得再拿出,只好也就任由了她去。
夜里,桃漾回到卧房沐浴后,让沈婆子在屋里点了安神香早早上了榻,卧房内一片昏暗,她闻着安神香的气息很快睡下。
依旧是做着那些梦。
自她来到这处别苑开始服用五石散后,夜间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画面,她以为是五石散让她出现了幻觉,可又觉得,那些奇怪的画面更像是梦境。
重阳佳节,谢氏府中热闹成一片,一大群人都聚在谢老夫人的存玉堂,陪着谢老夫人说笑,桃漾是跟在谢老夫人身边自幼到大侍奉的,自然就在谢老夫人身侧待着。
待谢氏本家中人都问过安退去后,有别的士族中人前来问候老夫人,其中就有谢老夫人母家的侄子崔望。
早在去岁桃漾还未及笄时,崔望就把心思落在桃漾身上,当时也与谢老夫人提起过,只是谢老夫人一口回绝了他,之后崔望再来,总要盯着桃漾瞧。
还不止一次的跟谢老夫人苦求,谢老夫人始终未松口。
此时,他的目光依旧是盯在桃漾身上,她已及笄,出落的更为亭亭玉立,温婉可人,让崔望看的心燥体热,他再次与谢老夫人哀求时,谢老夫人忽然就改了口:“你既如此喜欢漾丫头,让她跟着你就是了。”
崔望当时大喜,哈哈笑出声来,只是,站在谢老夫人身侧的桃漾面色瞬时煞白,跪在谢老夫人面前说她不愿,谢老夫人看她一眼,只说是乏了,起身就回了屋内歇下。
后来,桃漾才知晓,谢老夫人不知因何知晓了她的身世,知道她非谢澜和桓馥所出,也非谢氏中人,才会改了口让她跟着崔望。
可崔望已年过不惑,生的膀大腰圆,发妻前年离世,膝下有三子,嫡长子比桃漾还要再大上两岁,她不愿嫁,急忙写信回阳夏,可却迟迟未收到回信。
那夜,她站在府中莲池边,久久的出神,一道沉稳嗓音在她身后响起:“夜深了,桃漾妹妹一人在这里做什么?”桃漾闻言回过神,看到谢书易神色温和的朝她走过来。
桃漾上前对他见礼,夜色中她娇靥莹白,眼圈红了一片,谢书易看着她,叹声道:“桃漾妹妹是在因祖母为你定下的亲事伤心?”
这些年在谢府中,谢书易对桃漾还不错,他为人正直,宽厚待人,桃漾对他点了头。
夜风拂过,过上片刻,谢书易抬手摸了摸她的头以示宽慰,嗓音沉稳的让人心安:“桃漾妹妹别忧心,这件事我来为妹妹做主,”他轻笑:“已是深秋,夜里凉,桃漾妹妹快回去歇吧。”
待到第二日,崔望忽然离开了谢氏,谢老夫人也不再提将她嫁给崔望之事,只是,对她的态度越发冷淡。
桃漾感激谢书易帮她,前去与他道谢,谢书易当时在谢氏家塾为族中子弟授课,很是忙碌,常常留下桃漾让她帮忙,这样来往了几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