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页)
朱易在明家第十五日的时候,终于找到机会。
明也书院的先生命他手抄一本经书,经书晦涩酸长,明也头大如斗,朱易想了想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世上最短的经书,不知你的书院可有收藏?”
当世流传最短的经书,名为般若经,不过寥寥几百字而已,先生只说抄一本,并未限定字数。
明也想了许久,终于想到,“我的书院没有,但父亲的书院有,可惜父亲的书院重兵把守,轻易进不得。”
朱易唇瓣勾了勾。般若经但凡在大户人家,都收藏在正房书院的厅中受文人香供,看来明家也是如此。他没有再说话,给他一个套子,明也自己会叼着上钩的。
果不其然,当夜明也便从疼爱他的父亲那处偷到了书院出入的漆黑令牌,对着朱易眨了眨眼睛,“今夜就走。”
当夜,明家少主人带着他心爱的哑巴侍女,用偷来的令牌混入父亲的书院中,倘若他得知将来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但彼时他还只是一个对朝政和时局一无所知的顽劣少年。
第130章
朱易垂头跟着明也,待入书院,明庄主上锁的书房近在咫尺,明也悄声嘱咐,“你跟紧我,莫要走丢。”
朱易点头,手脚冰凉,看起来有些紧张,明也回头看他,粲然一笑,“你不要怕,父亲若是发现了,还有我呢。”他伸出手,宽厚的掌心揉了揉朱易的头顶,朱易嗓子有些干涩,心知日后东窗事发,他与明也只怕再不能如今日一般了,忽而伸手回握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明也捧起他的手,借着夜色只看到了他手心的伤疤,垂着睫毛道,“好好一双手,怎的变成这样,以后要好好养着。”朱易只盯着明也,心中一窒,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此行尚不知能否成功,若不能成功,只能再找机会。
明也悄悄开了父亲书房的锁。
书房很大,二人点烛翻找,朱易跟在明也身后借助微弱的烛光看过去,心思却并不在这上面。他想找到的不是经文,是豢养私兵的军粮支出,或者别的明细,按理说当在账房,但此事事关重大,这些东西,必然会放在身边。
他二人在一片寂静中四处翻找已有半个时辰,朱易听到不远处明也的声音,“我找到般若经了!”
朱易回头看了眼,无奈起身跟在他身边,心道看来今日无功而返了。谁知便在明也走在前方,他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经过明庄主书桌的角落,朱易一眼看到一团被烧了一半的书页,顿时心跳如擂鼓,什么东西,需要烧毁呢?今夜东南风盛,若非下人未将窗户关闭严实,这一团只怕便彻底灰飞烟灭了,他见明也并未回头,弯腰将半册书合入袖裙中,悄悄将那灰烬摊匀,看起来便向真的被烧成了一团灰。
便在此时,外间传来声音,“庄主,您怎么来了?”
“我来需要吃惊?”是个威严的男声。
下人赶忙解释,“少主方才用您的令牌,说您托付他拿本书。”
明庄主一摸腰间,发现令牌丢失,忍不住骂道,“混账羔子!”
书房内的明也面如菜色,与朱易面面相觑。
“若父亲发现,还有我呢。”方才的话还言犹在耳,眼前的明也迅速吹灭了灯,嗖一声不见了,朱易回头一看,便见明也已然把自己缩在了书案背后的架子上,并朝着他挥手,“随我藏在这里,父亲找不见人,自己就走了。”
朱易一时无语,到底跟着明也垂头藏了起来。
空气凝滞,安静的只能听到他们两人的呼吸声。明也伏在朱易身上,悄声道,“你身上好香。”
朱易袖子里还拢一半自己都没有看过的东西,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咬牙切齿地忍耐着被明也伏在身上,轻轻地掐腰。
明也当然不会说,他没有袭胸的原因是,他发现哑巴姐姐是个平胸。
门锁落下的声音响起,借着细微的月光,朱易看到了那边疆矿山主人的真正模样。
明庄主五六十岁的相貌,身形精瘦,眼睛有神,个子不高,布衣穿着,若是外出,除了几分气质,看来与庄子里的老农并无区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人,手握边疆无数基业,连官府都与他同气连枝,为之让路。
明也有些紧张,压得朱易快要喘不过气。
朱易手心直冒冷汗,耳边是一声声的脚步,心知今日若是这张脸被明庄主看到,一切都完了。送到明也院里的侍女是什么模样,明也没见过,明庄主不可能不知道。
第131章
脚步声近在咫尺,一秉烛光照亮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