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衲要还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章(第5页)

  咸鱼嘀咕道:“我懂了,那个给你鼎的家伙吃了回扣,把鼎盖给贪了!或者落家里,没给你送来!大师,这你可不能忍啊,哪有送人东西,送一半的道理?”

  方正懒得搭理他,继续道:“你们再看,这香炉是什么材质的?”

  一群小家伙都凑了上来,独狼、松鼠、猴子这都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自然看不出个一二三来,直呼是石头的。

  红孩儿则不一样,从小就在各种法器、法宝堆里长大的,一双眼睛还是狠毒的,看了一会,大叫道:“这是瓷器!”

  方正点头道:“没错,这的确是瓷器。”

  “师父,瓷器又咋了?这有啥讲究么?”松鼠真的搞不明白,一个用来烧香的东西,只要够大不就行了?还分用什么材料干啥?

  方正摇头道:“虽然佛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是经过无数年的融合,早就入乡随俗了,很多思想理念深受华夏文化影响,抛弃了过去的东西,融入了华夏的文化于其中。华夏,讲究天圆地方,因此,香炉也因为祭祀不同而不同。正如咸鱼所说的,在灵山圆香炉较多,那是因为佛陀们烧香拜的不是神,而是天!凡人祭天也多用圆香炉,这些香炉也多数是石头雕刻而成,金属打造而成。

  而方形香炉则是用来祭拜大地,祭拜凡尘,祭拜众生,祈福众生的。这种香炉则多以大地泥土烧制而成,也就是陶瓷。不过这里面的道理,却是要清楚的。我们这陶瓷大香炉,本身遵循的还是华夏的道理。

  为师经常说,我们礼的佛,不是天上飞的佛,不是稳坐岭山上的佛,而是众生心里的佛,那明心见性后的人之初,善的本源。所以,来我们寺院拜佛的香客,与其说是在拜佛,不如说是在明心见性,拜自己。因此,我们用这方形香炉,倒也是般配。

  至于这像大鼎的三足,则是佛门常用之物,三足代表着佛门三宝,摆放之时,前一后二,是如法的放置,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过,这多见于圆形的香炉,方形香炉配三足,说实话,为师也没见过。

  当然,现在也没那么讲究了,也不分的那么仔细,金属、石头雕刻,陶瓷都可以随意用了。至少,很多寺院也不讲究这个了……”

  说到这,红孩儿跟着点头道:“的确,在有些人眼里,这不过是一种封建迷信,在现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反正意思到了就行了。”

  咸鱼闻言,直摇头。

  松鼠却萌萌的,不太明白的道:“心诚则灵么,我觉得,这也没错吧?”

  听到这话,方正眼中多少有点落寞,微微摇头道:“心诚则灵,那是礼佛的心态。但是这个不同于那个……”

  说完,方正摇摇头,往后院去了,身影多少有些落寞。

  松鼠立刻跟了上去,问道:“师父,你倒是解释一下啊?”

  方正挥挥手道:“文化的传承承载于仪式当中,当仪式被精简甚至省略后,剩下的不过是一句看不到的空话,最终被风吹散在历史长河当中,再无影踪。这些讲究,看起来没什么,却承载了华夏的文化,当这些都没了,文化也就没了。

  就好像人们常说,现在的春节没年味了,是真的没年味了么?是你的春节被淡化了,所有的仪式被精简的取消掉了,剩下的只有一顿年夜饭而已。如今这丰衣足食的年代,年夜饭能吃的,平时不能吃么?当年夜饭也失去了吸引力,那么,春节还剩下什么了?

  以前的春节,那是张灯结彩,按时辰放鞭炮,屋里屋外挂着的,贴着的,人们见面说的,开灯熬年夜,半夜放鞭炮,全家吃饺子,子孙跪拜父母感谢父母恩,父母发红包,其乐融融。如今却变成了,你一台手机,我一台手机,放着春晚没人看,饺子提前吃完了,鞭炮懒得放,早早睡大觉。年,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仪式承载着文化,文化却要放弃仪式,最终放弃的真的是仪式么?”

第1069章

吃香

  说到这的时候,方正已经进了后院。

  “师父,你倒是说清楚啊!那到底放弃了啥呀?放弃了又怎样啊?”松鼠追着问。

  方正叹息道:“放弃了仪式不等于放弃文化,但是一定放弃了文化自信!

  你自己的文化传承方式都被自己否定了,不敢拿出来示人,还谈什么自信?

  贫僧听说,某国崇拜男性生殖器,所以有个什么节日,扛着巨大的男性生殖器模具游行,男人女人都会去参加这个盛大的节日。若是在华夏,乃至全世界的伦理道德当中来看,这显然是失礼的。但是他们愣是能扛着这些东西招摇过市,并且昂首阔步的对世界讲,这是我们的崇拜文化!最终,让世界接受了他们的文化,并且参与其中。

  再举个例子,若是清明节不祭祖,端午节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中秋节不吃月饼,过年不贴对联,那这些节日到来的标志是什么?你用什么提醒,和让人们记住它的存在?最终,必然消失!一个消失的文化,又谈什么自信?

  一个没有自信的民族,必然是懦夫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