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我数到三(第8页)
嗯,他要是看得这么准,怎么不给自己家孩子看看呢。
都是后找的,都是马后炮,都是漂亮话,都是为了说给你听的。
所以啊,不知道南方是如何的习俗,反正北方的孩子不能不会说话。
要是遇着津门的孩子,那小漂亮磕儿就更多了,还有俏皮话呢。
当然了,孩子都是好孩子,看父母教育,也看成长环境。
这孩子要是没遇着好人,好邻居,好街坊,也容易受影响。
你瞅着有大人没羞没臊,没有尺度地逗着孩子,什么话都往外说。
你爸爸干啥呢,你妈妈干啥呢,你爸爸和你妈妈晚上在家干啥呢。
他觉得他问的这些问题就是一些人站在一起,逮着一个孩子逗着玩了。
要是听见小孩子口无遮拦说了家大人的事,他们必是要爆笑的。
他们拿这个当笑话逗,全然不顾小孩子啥也不懂,还以为这是好事呢。
孩子家大人不在,都拿他当傻子哄着,说着让人爆笑的羞事。
这孩子在未来一段时间算记住了,只要家里有点啥事都往外说。
要是家长及时管住了,打两次,并且告诉孩子这些事不能说还好。
要是管不住呢,以后这孩子是不是废了,得多大才能自己明白过来。
他家大人的声誉和形象是不是就在这一声声的玩笑当中毁了。
再回头看看这孩子,他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明白事的一天。
到时候他一定记得以前有人逗他说家里的事,拿他取笑当乐呵。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有人还会提出来这段往事当笑话。
他们当笑话,可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心中的伤口了。
再玩笑,就是在伤口上撒盐。
有懂事的自强自立,通过提升自己获取成就,让那些人闭嘴。
可这样的孩子又能有多少呢。
多数是用同样的手段报复下一代,成为他们讨厌的那种人。
把这些行为复制下去,让大家有了新的笑话。
有禁不住逗的,长大了反应过来,再遭到戏弄,抄起刀就把对方宰了。
就一段记忆里的往事,就一段由笑话开始的悲剧,就因为白活三十几年,长了一张嘴,把命搭里了。
就算这孩子上了庭,人家审问他,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审他的人都要说一声那人死的活该,这孩子可惜了。
这样的孩子已经走上了不归路,救不回来了,他已经决定要用暴力来反抗这种戏弄,这种源自小时候根深蒂固的仇视。
如何解决得了,如何化解他们的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