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3页)
虽然那个刀疤陈还是个隐患,但至少眼前的麻烦解决了。
他拉起装满物资的拖橇,脚步轻快地往城门走去。
天色还早,夕阳正好。
他得赶紧回家,云娘还在等着他呢。
天擦黑,张鸿才拖着那简易拖橇进了院子,上头堆得冒尖。
灶房里,昏黄的油灯光晕从门缝里挤出来,隐约还有点吃食的香气。
云娘听见院里的拖拉声,先是缩了下,随即从门后小心探出个脑袋,见是张鸿,紧绷的小脸才松快了些。
相公......她几步跑出来,伸手想搭把手拽那拖橇。
死沉,不用你。张鸿没松手,自个儿把拖橇拉到屋檐底下。
他先解开那捆青布,抖落开,布料厚实,带着股子新染料冲鼻子的味道,直接塞到云娘怀里。
给你的,天冷了,扯了做身厚实的。
云娘的手指头碰到那布,跟触了电似的缩了回去,又忍不住,伸出指尖轻轻在布面上划拉。
这料子,她以前想都不敢想。
她低着头,半天没吭声,只是肩膀轻轻抖了一下。
张鸿又把那包红糖、干枣,还有新买的铁锅、柴刀拎下来。
这些,收好。糖跟枣子,没事泡水喝,瞧你那身子骨。
他一股脑儿塞过去,又指指拖橇上鼓囊囊的粮袋,粮食也搬进去,找地儿放严实了。
云娘抱着东西,几乎要把脸埋进那堆布料里,闷闷地嗯了一声,转身进了黑黢黢的屋子。
张鸿看着她抱着东西的背影,瘦伶伶的,像根随时会折的草。
接下来的几天,他没再急着进山,开始拾掇这个破窝棚。
屋顶漏雨的地方,他弄了黄泥和着碎草,爬上去仔仔细细地糊了几遍。
院门烂得快散架了,他用新柴刀砍了几根粗木头,横竖加固,门闩也换了根结结实实的。
院墙矮得不像话,张鸿绕着院子转悠,心里有了计较。
他没学村里人那样糊弄着垒土,而是找了坚韧的藤条和不少削尖的木桩,沿着墙根开始打桩,桩子斜着往土里砸,交叉着用藤条死死绑住,弄得又密又高,尖头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