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如何处理薛延陀(第1页)
杨老四常年掌管府中产业,对行情自然清楚。
他宽慰道:“老爷所言不虚。但咱们杨家的茶砖产量冠绝长安,放眼整个大唐亦是屈指可数。论名气,除了燕王府的龙井,谁能与我们匹敌?依我之见,短时间内,旁人还动摇不了我们的根基。”
“根基?”杨本记拿起桌上的《大唐日报》,指尖在上面轻轻敲了敲,“今日看了此报,我才真正感到了危机。”
“燕王殿下这篇文章,分明是在告诉天下人,茶叶这块大饼,人人皆可分食。”
“你看那林家红茶,近来风头何等强劲,惹得多少人眼红?如今殿下更是将天下茶叶分为六类,其中竟有四类是闻所未闻的新品,这分明是给所有人指了条新路啊。”
杨本记作为茶业的局中人,比旁人更能看透这篇文章背后的深意。
这简直就是一篇鼓励天下商家投身茶业、钻研新茶的檄文。
“他这是想让整个茶叶市场都沸腾起来。我在想,我们是不是也该着手,去试试那所谓的黄茶、黑茶,抢占先机。”
杨老四听罢,沉吟片刻,提出了更稳妥的看法:“老爷,黑茶、黄茶毕竟是纸上之谈,从未有人让成过。我们家大业大,若贸然投入人手钱财去钻研,万一走了弯路,恐怕会影响眼下茶砖的生意。”
“反倒是那红茶,林家已经趟出了一条路,证明此路可行。我们何不先试试这红茶,看能否破解其中的奥秘?”
杨本记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赞许地看了杨老四一眼:“你这话说得老成。与其去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新品,不如先拿下这已经成功的红茶,不错,就这么办。”
“那文章里提了一句,说红茶是发酵而成,这便是个方向。想来只要用心,琢磨出来也非难事,你即刻去安排吧。”
渭南县的林家村,秋末时节本该是一年里最清闲的日子,茶山的喧嚣早已沉寂。
然而今年,村里却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热气息。
这一切,都源于村里的能人林狗蛋和他研制出的林家红茶。
他不仅带活了整个村的营生,还以高出市价半成的价格,将各家各户的秋茶悉数收走,在村民心中已是恩人一般的存在。
“狗蛋,这是头一笔红利,我全给你兑成了大唐皇家钱庄的票子,你点点。”
吕通惬意地品了口杯中的红茶,从鼓囊囊的怀中摸出一沓厚实的银票,递给林狗蛋时,脸上闪过一丝夸张的肉痛。
尽管工坊产能有限,这段时日售出的红茶数量并不算惊人,但其昂贵的售价和惊人的利润,让吕通觉得自已过去几年的辛苦经营,竟还不如这半个月的进项。
这让他百感交集。
“怎会这么多?”
林狗蛋接过银票,当着吕通的面数了起来,随即被票面上的总额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原以为这厚厚一沓只是些小面额的票子,谁知仔细一看,数目竟如此巨大。
足足四千三百贯!
这笔巨款对林狗蛋而言,无异于天文之数。
“单靠铺子自然赚不了这许多。”吕通见林狗蛋一脸震惊,得意地解释道,“前几日有个波斯来的大胡子海商,对咱们的红茶赞不绝口,当场拍板预购两千斤,还先付了一大笔定金。”
“我想着,虽说咱们的铺子要扩张,还要去洛阳那些大地方开分号,但账上也不必压着这么多现钱,索性先分了,让大伙儿都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