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悬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第1页)

  十四岁,很多人成长中无足轻重的年纪,而那一年她的生活却发生了巨变。

  也是那一年,她在一个少年的帮助下去了一个听起来比云南还远的地方。

  即便这么多年过去,梁京京有时还会冷不丁地想起几个画面,而后便会对岁月的流逝感到不可思议。

  怎么就十年了?

  而她,怎么忽然就二十四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亮晶晶,别气馁哦。

  ☆、22

  梁京京压根不记得谭真第一天转到班上时是副什么模样,

或许那时她正在跟同桌说悄悄话,

或许她下意识地打量过讲台上的他,但确实没对他留下任何印象。

  直到期中考试后,

所有老师在评讲考卷时都表扬了一个名字——谭真。老师们说他之前学的教材跟大家不一样,却很快就跟上了节奏,要大家向他学习。

  梁京京跟着全班人一起回头看,

短发少年坐在窗口旁,

身上穿一件略微起球的黑色T恤,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莫名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于是在学期过半的时候,

梁京京终于把这个新同学的脸和名字对上了号。

  她这才记住,这个班上新来的乡下男生叫谭真。真假的“真”。

  然而梁京京不知道的是,这个男生在来学校的第一天就记住了她。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之城,当年谭真陡然被家人带去生活,

并不觉得它美丽,只觉得有许多不习惯。

  从小在山里长大的谭真念得是部队自己在镇上建的小学、初中,每天早晨傍晚都有班车接送他们这群住在家属院里的孩子。尽管那是部队自己建的学校,

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学校在硬件以及师资上都无法达到正常的城市水平,

谭父的调令来到时谭母乐坏了,此前她还一度有为了孩子教育跟丈夫两地分居的想法。

  谭真在大连读书的事是军分区直接安排的,

那时候学校已经开学了。他正式上学前一天,谭母带着他去学校跟校长、老师先做了个沟通,沟通完,

老师带着他简单参观校园。

  夏天刚走、秋日初至时的阳光特别清亮,谭真跟在中年男教师身旁,听他一路介绍。

  这里和他原来的学校差不多大,只是更加明亮干净,教学楼后方有一个很大的操场,上面铺着暗红色的塑胶跑道,脚感微软,很有弹性。

  操场中间是大片青草,两头各有一个足球门框,青葱掩映下,很多男生在你追我赶地踢球,挥汗如雨。

  “这个就是操场,每年学校都会搞运动会,你运动肯定不错吧,今年给我们班多争争光……”男老师说着,目光飘到了他身后。

  感觉到异样的谭真随他一起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