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真是大明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第1页)

张烨只是笑,没说话。

一青年红学研究者道:“杨老师,张烨老师既然有这个自信和学识,那您问一个他前八十回里解释不了的逻辑问题?”

杨老师道:“好,那我就问一个。”

这俩人一唱一和,折腾得还挺好。

张烨笑而不语,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吴则卿侧头看了一眼杨老师那边,又把头挪了回来。

常凯歌和甄书全曾教授等人,则都有些替张烨担心,这帮人可是研究《红楼梦》研究了半辈子的人啊,最少的人也研究过五六年的,逻辑推理和分析,他们可能没你好,但挑毛病挑错误,他们可都是行家里手。

小张行吗?

别在这里栽了啊!

大家都表情不一,想的也都不一样!

杨老师说话了,他盯着张烨道:“你既然说《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笔,还说过前八十回有些东西只是细节上的错误,是曹先生没来得及修改,但人物性格却是贯穿全文的,是不可能有毛病的,也举例过什么贾母在八十回后性格突变,贾宝玉林黛玉在八十回后换了一个性格,这都是你刚才说过的吧?”

张烨道:“当然是我说的。”

“那好。”见他很上套,杨老师翘起二郎腿道:“你既然刚才又提到了贾政罪行的事情,那你肯定知道就在这段情节里,还有一个故事,是贾宝玉的那首诗的问题,你为什么偏偏避开这个不谈?”

贾宝玉的诗?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靠!要不要这么狠啊!居然问这个?

常凯歌和中文系的几个讲师都变了脸色!

严玉都没料杨老师会直接问这个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死问题啊!

宋学姐也微微一怔,她来之前在外面遇见了津市的女记者采访,还跟她说过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呢,在想着张烨老师今天的讲课会不会避开这个逻辑错误不讲,显然,张烨一节课都没有提,所以宋学姐也没问,因为她怕问出来以后张烨老师答不上来,太让老师下不来台了,没想到她不问,现在有人问了!

杨老师神色轻松道:“我问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重大逻辑错误,就是在八十回前的,第七十八回写的什么啊?贾政忽然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叫到跟前让他们作诗,出了个什么题目?让他们写诗歌颂一个女性,林四娘,她有个号叫姽婳将军,书里面是明明白白写出来的,贾环赋诗一首,贾兰附了一首,贾宝玉也来劲了,他写了一个长歌,大篇幅地歌颂了姽婳将军,写的过程中在场贾政的一些清客幕僚也都纷纷鼓掌,贾政最后呢,也很表扬,可是我们的问题就来了,林四娘是怎么回事啊?故事在青州,那个地方有个恒王,养了一群女兵,首领就是林四娘,后来来了一群土匪啊起义军啊,城守不住了,很多人都想投降,结果林四娘就带着一群女兵杀了出去,最后也战死了,所以林四娘是一个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这些大家全知道,静静听着。

杨老师是怕有人不懂,所以详细说了一遍,才道:“但是贾宝玉是什么艺术形象啊?是很反当时封建社会的!是反清的!可是贾宝玉在这里居然歌颂了一个镇压了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这个人物性格到这里一下子就崩了,张烨,你可不要解释这是曹雪芹写完后没改动好呢,这个解释不了,而且你方才说贾宝玉在八十回后艺术形象毁坏了?变成另一个性格了?可是你要知道,八十回后的贾宝玉的变化,起码还是有描写的,有私塾老师教导他他才去学八股文的,可是前八十回这里呢?什么铺垫什么解释都没有吧?你既然夸下海口说曹雪芹不是因为生病原因才会出现写作错误的,那么我想听一下你怎么解释贾宝玉这首诗的事!”

“对,你给我们说说!”那青年红学研究者冷笑道。

“是啊张烨,这里的问题,你能解释吗?”孟东国道。

一个妇女道:“解释不了,你的观点也就被推翻了,什么都不用说了!不管八十回前后,都是有败笔的,你也不能拿这个证明什么了!”

马恒元一看,也笑了,“这里的问题是无解的,你可别说这里不是曹雪芹原笔而是后人补写的,那几首诗经过考证,就是出自曹雪芹之笔,在这一块,没人能模仿的了,所以只能说这是曹雪芹的一个失误和败笔!”

文学界的人杀了一个回马枪,一帮人气焰汹汹!

姚蜜不解道:“这问题有这么难吗?”

旁边周学长苦笑,“这是《红楼梦》里最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甚至可能没有之一!红学界研究了几十年,谁都解决不了!”

姚蜜叫道:“我靠!这帮人这么缺德?”

李英无语道:“是啊,这是要把张老师给逼上绝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