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1页)
我仍在山南为他立下小小的衣冠冢,每天清晨去看一看。
山中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我晴日种菜,雨日垂钓,阴天制墨,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
寺内清静安宁,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唯一的烦恼是宫里时常送来大箱的诗书经纶。
四书五经,兵书帝策,书上写满批注,全是赵柏卿的字迹。
送书来的侍卫跪地道:「奉陛下口谕,何夫人在山间也应当勤勉读书……」
我震惊。
赵柏卿实在是教我教上了瘾。
我天生脑子不灵光,但按照赵柏卿的教导,早记晚背,按时回忆,竟也慢慢啃下了几个大部头。
小澄一天天长大,我的学问也在一天天膨胀。
等小澄七岁时,我已经可以做他的启蒙老师。
很幸运,他没有遗传我的笨脑子。
他很聪明,博闻强记,十五岁时已经可以与我坐而论道。
这时的我,已经三十七岁,即将知天命的年纪。
我常住万岁山,站在山间向下远眺,便能看到巍峨宫阙。
朱红宫墙内,琉璃金瓦下,还有无数的故事在上演。
有时我会想起赵柏卿。
他政绩卓著,从谏如流,励精图治。
平定边关鞑靼,扫清东南倭寇,在国内推行新政,重新丈量天下土地,打击豪绅扶助贫农……
听闻他至今仍没有子嗣,一心一意扑在治国上。
身为帝王他几乎完美无缺,唯一的缺点是他太喜欢亲力亲为,凡事都要亲自学习研究。
他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在不到四十岁时彻底病倒。
昴宿的星变得黯淡。
太医说他活不过这个冬天。
深秋时节,满山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