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替嫁以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第1页)

  方寒霄从他胸前撤手,往桌边走。

  王氏也是同样的缘故不好着声,她成年人看事明白些,觉得莹月好的时候应该没这个毛病,可万一要有呢?她打不了保票啊。

  这成了两口子,以后出门,一个哑巴一个大舌头,还不成了京城一景?笑都要被人活活笑死!

  方老伯爷想到那个情景,简直觉得有人拿刀在割他的肉。

  方寒霄回来了,一张纸一抖,显在他眼前。

  嗯,这一点方寒霄没有和他提过。

  方寒霄是带着笔过来的,信笔添了几个字给他:喝多了,忘了。

  昨晚他是新郎官,被好友灌了不少酒,过来方老伯爷这里时一来时辰有点晚,方老伯爷快安歇了,二来他喝得多了点,一些他以为不重要的事,就省略了没有和方老伯爷说。

  “咬舌了?”方老伯爷对着那张纸又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

  正常一般的思路,很难去想莹月是不小心,方老伯爷也不例外,他顺理成章地照着莹月不愿替嫁咬舌明志以示贞烈的方向去想了,他指着莹月的手垂到了床边,方寒霄给他掖回被子里去,他也没什么反应,又过一会,才自言自语似的冲着帐子顶道:“难得老尚书风骨未绝。”

  “过来,我看看。”

  方老伯爷发了那么一通火,其实还没有见到莹月的脸面,他重病的人,眼神不好使了,莹月一直在屏风处,这个距离他看不清楚她的长相。

  莹月才把他气得噎气,哪里敢过去?站桩似的只是站在原地,方慧来拉她她也不敢动,为难地冲她摇头,两个人在那拉扯,把方寒霄的耐心耗尽了,过来,揪着莹月的肩膀一扯,把她揪去了床前。

  莹月敌不过他的力气,被动地挨到了床前,只得僵直立着,怕自己随意动作再触着方老伯爷的暴点。

  方老伯爷这回还算平静,用力把沉重的眼皮睁开,往她面上望了一望。

  就相貌来说,莹月不及望月美艳,但她有她的长处,她长得软,软里透着一点书卷气,文文秀秀的,一般人就算不喜欢她,也不会觉得戳眼讨厌。

  方老伯爷一眼望过,大致就是这么个感受,要说喜欢没多喜欢,他还替孙儿委屈着呢,哪里能喜欢个顶替来的,但要说讨厌也不至于,大概就是两个字:凑合。

  方慧这时见没事,凑上来了,表功道:“祖父,你放心,你嘱咐我的话我都记着,我已经跟大嫂说好了,以后我就跟大嫂一起住,我听大嫂的话,大嫂照顾我。”

  他说到一半觉得哪里不对,顿住,“什么一起住?”

  方慧道:“我跟大嫂呀,我回去就让人搬东西,我跟大嫂住一个院子,方便大嫂照顾我。”

  她说着,仰头看了方寒霄一眼,感觉自己成功排挤了他,美滋滋。

  方寒霄面色未变,方老伯爷的感觉先不好了,艰难地道:“妞妞,你自己的院子住的好好的,去新房做什么?那不是你去的地方,你听话。”

  新婚小夫妻夹个活泼好动的小孙女进去,那像什么样子?他又哪天才能抱到重孙子?

  没错,之前他是觉得孙儿回来就于愿足矣能瞑目了,可转眼孙儿成了亲,这么个替嫁的孙媳妇他拗不过孙儿,都捏着鼻子认下了,那不看到重孙子再走,他多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1111姑娘辛苦打好多字的评论,我记得你之前也有说过徐大太太的问题,对她比较在意,我就来解释一下她哈。

  首先,你觉得她好像没对女主做啥的认知是对的,她确实没有特别地、变着法地折腾女主,因为我给她的人设就是基于人之常情地看庶女不顺眼的嫡母,但她不是心理变态,一个人坏是应该有点逻辑的,比如她搞男主,是为了女儿攀到更好的门第,有利可图,但她不会对女主这么处心积虑,因为不必要,她做的就是忽视不上心,有了烦心事会罚女主出出气,大部分时候她是正常的,把庶女随便养养,也许哪天就派上用场(比如文开端的替嫁),她确实没有成天虐待女主,这从逻辑上说不通。

  你觉得女主的日子似乎还可以,这个感觉也没错,不过这是基于本身门第的原因,尚书孙女过得再差,也有一个基本盘,你之前说的女主能读书、能攒到月钱买书、有丫头伺候,都是基于这个前提下。

  但要说她就过得很好吗?那不是的,农家姑娘农忙的时候不用跟着下田抢收,在家煮一大家子的饭都可以算被照顾了,女主有两个丫头,丫头们都还可怜她,因为在同等境况下,对比她的姐妹们,她的待遇是差的,丫头不会拿她去对比农家姑娘。

  (你举的迎春是个很好的例子,迎春在姐妹里过得最不好,仆妇不拿她当回事,奶嬷嬷拿她的金凤去赌博(但同时她也有肯帮她的丫头司琪绣橘),她的丫头出门没脸,去要碗鸡蛋羹要听一车子话,磨折体现在这些上,但有谁对迎春动过手打她或是陷害她怎么怎么样吗?没有的,罚站都没有,邢夫人那么刻薄寡恩的继母,也就是去讲她几句闲话,说她不如探春。)

  说到女主在徐家里受了哪些欺负,我侧面提了一点点,比如女主罚站回来,早饭只有一碗粥,连个配菜都没有。可以脑补成被厨房克扣了,也可以脑补成徐大太太就给的这个待遇,我没有写的太明,大概是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