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页)
从细节造型来看,这些细节来自于西藏的宝藏神(不用理解)。宝藏神骑的是狮子,这里变成了麒麟。
在主神的边上,还有一个很明确的特征可以证明我的推测,是有八个人在牧马,那八个人都是三面怪脸,这也是宝藏神的特征,这是有名的八大马主的演变,是主神的八个伴神。
而在麒麟之下,浮雕的图案是很多尸体在吃人肉,整个场景是一个巨大的人肉宴会,能看到有三具白骨坐在三个方位,这些白骨的耳边有鳍,看着整个宴会。
这原型是藏传墓葬神“尸陀林主”,虽然形象可怕但是一个大吉神,但是这里从两位变成了三位而且显然在这张浮雕里,做了邪神的处理。藏传把天葬墓地称为尸国,尸城,尸林。
所以这尸体密集的地方是“修法之地”,在浮雕上指代这个主神生活的地方。
所以,刚才我们所在的尸国宴,在道教体系里什么都不是,但是在这里却暗指一种原始的“尸林”概念,为神的栖息地和凡人参破死亡不净肉身的地方。古人为了能够理解人的身体也不过是物质本事,会以吃人肉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到达本质。
而在这些伴神的后面,还有无数的黑色的仆人,这种黑色的人造型,其实在藏传壁画中非常常见,为神主的仆人,通常记录有两万到三万人。
我看着胖子,胖子也看着我,在苯教古籍和这里复杂的宗教档案中,所有的神都有这样的详细记录以记录其整个体系的配置,初看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古人随口估的。因为很多大神的仆从有十亿人,那基本上我就觉得是一个口嗨了。
但对于信徒来说,这些数字却不能有失。这个虚构的神,继承了这种风格。
而最可怕的是,这不仅仅是壁画浮雕上的象征,我相信这个陵墓的设计者,把这个浮雕上的表征,在现实中都设计了出来。
三面的尸体,竟然和耳朵有鳍的影子,是两种东西,我真是没有想到。
不过此时,心中的混乱变得非常清明,我不由打了一个哈欠,对胖子说道:“你知道接下来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绝对不会少,你知道是啥么?”
是啥?
“尸体。”我道:“这是原始苯教崇拜,尸体是所有秘法的原材料,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无数的尸体。”
第七十七章
浩如烟海
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系统可以让我们了解苯教和后来很多外来宗教结合之后形成的文化体系。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关键的宗教人物,都难以将其标准化。特别是有快8000年历史的原始苯教。
这是原始,信仰和文化终极碰撞。这个文化体系浩如烟海,无法求证。
我拿出手机,手机已经快没有电了,但是我摇动我的手电z字手柄可以发电,同时可以给手机充电。然后我拍了一张浮雕的照片。
我特别感谢这块浮雕让我释然,我意思到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墓主人,都没有想藏着掖着,确实我们来到了完全不可深究的领域。
绕过影壁,我们继续往前,两边都是陶俑,而墙壁上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小神龛,数量很多,里面都是人的白骨,最惊人的是,这些东西上都有衣服残片,上面都写满了古蒙语。
仔细看,就能看到这些尸体,很多都不一般,而且各民族的都有。有很多,我一眼就能认的出来,都是腐化成白骨的粽子。还有一些干脆就是粽子,进入不化状态被硬卡在神龛里。还有一些甚至就不是人,只是长的像人,不知道是什么。
“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吃下来的残渣还是用来祭祀的材料?”胖子问道:“这是不是就是古代的人肉生鲜超市?”
我摇头,用手电往前照去,根本看不到头,这里面的尸体估计要上万具,每一具身上都有大量的文字,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很明显,这种状态很像博物馆,这墙壁上陶俑白骨每一个都有名字和来历,甚至还有过往,大小排列,都有等级。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